第30页

容可笑着点点头:“赵大哥这是要回去了么?”

赵宝柱摇摇头:“不是,我还得去书院给弟弟送些东西。”

“书院?”容可黑亮的杏眼机灵地一转,问:“赵大哥,书院附近可多卖吃食的小摊贩?”

赵宝柱答:“可丫头你怎么知道?这书院就在祥满街东头,山脚下可多小摊子了,热闹着呢。”

也是,她先前怎么忘记了,古往今来,当然要数学校附近的小吃摊最热闹。逛了这么许久,总算让她找着了。

容可梨涡一深,笑得大眼睛都弯起来:“赵大哥,那我们随你一道去书院边上瞧瞧吧。”

第25章 市场调研和鸡蛋面 比脸还要大的汤碗里……

容可之所以逛吃逛吃半天,不光是为了满足购物欲和口腹之欲,更是为了做市场调研,看看眼下福安县的小吃市场主要分布位置、流行品种和市场需求,寻找一个最佳办法推广猪肉香肠。

先前他们逛了一路的祥满街并不符合容可的需求,那里虽然人来人往、人口流动快,但是来往人员并非是小吃摊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大多目的在于购置物件,若是有闲钱在外吃饭也多选择去酒楼、饭馆,所以沿街不多的几个小吃摊,买的也是方便携带的饼子、糕点。

但这书院门前就不同了。

福安县的书院建在祥满街东头的一处小山之上,数百石阶之上,就是一座古朴雄伟的红木牌楼,正中挂着匾额,上书——

“静思书院,这是前朝本地出身的一位状元宰相辞官回乡以后亲笔题的。”

说话的蓝袍小书生就是赵宝柱的弟弟,赵金柱。他生着和哥哥一样的虎头虎脑,说话得时候带着三分憨笑:“这静思就是静心思考的意思……”

赵宝柱拍了一下他脑袋:“别显摆了,可丫头可是会识字的。”

“容姐姐真厉害!听说县令的千金都不认字呢。”赵宝柱夸道,“那是我班门弄斧了,姐姐莫怪。”

“怪什么,你不同我们讲这来历,还不知道其中的趣味呢。”容可笑着问起其他的事来,“金柱,你们书院有多少人呀?这附近挺热闹,路上好多小吃摊,看着客人多是和一样的读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