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是,我娘说那知青就是家里没得吃才来下乡的。”小媳妇也没说分配粮食是怎么回事,只恼羞成怒般的不愿意再说了。
白长玫知道村里要来知青的时候,才恍然发现还是特殊时期。
实在是大路村一点都没有那种紧张的气氛,甚至过年来去祭拜了祖先。
这也和大路村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大学比较多军区也多的省份,w省军区早早的就把大部分话语权拿在了手里,不允许搞什么排除异己的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平和。
革委会除了窝在小城市里作威作福,也不敢做什么,不会上纲上线的说去别人家里抄家什么的,所以才能这么平和。
平和也是有代价的,革委会在省里搞不了大动作,就选择去县城里,虽然不敢搞出人命关天的事情,发点黑心财却是敢的,他们每天蹲守在黑市那里,就等着抓黑市的人来个黑吃黑,这个军区也管不了,只能默认他们的动作。
只要不搞到明面上不引起其他地方革委会的注意就随他们去了。
第21章 扫盲 不过白长玫并不知道省里的势……
不过白长玫并不知道省里的势力角逐,她奇怪了一下就忙其他事情去了,因为她要帮村里的人扫盲。
这件事情还是杜晓娟来和她说的,她实在是找不到人,村里没有学校,只有公社才有,老师基本上也是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但是偏偏没有大路村的人。
所以扫盲找不到老师的杜晓娟就想到了村里在读高中的两个女孩,沈瑶瑶和白长玫。
沈瑶瑶那边已经和沈队长沟通了,他挺愿意女儿去干这些事情的。
白长玫则是为了支持她娘的工作也答应了。
为了做好这份扫盲的工作,她每天在家里绞尽脑汁的写教案。她不知道沈瑶瑶是怎么准备的,没当过老师还能没见过老师吗?
但是大路村的扫盲不是为了知识,更多的时候是知道一些常用字,了解一些常识,所以白长玫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为此,白长玫还把自己小学的课本找出来,准备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