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更可笑的是,姜氏脚下的狗不止一条,赏下来的那根肉骨头,也不是单单给海氏的。

甚至于连平均分配都不是,而是要让他们去抢,谁抢到的多,谁就吃得多;抢不到的,就得挨着饿看别人吃。

自从海信上位之后,海氏几乎每一次都是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啃骨头的那一个。

年幼的海澜就为此茫然不解,等到年纪大一点,懂得了几分人情世故之后,她就觉得耻辱。

为何从出生起就深受父亲喜爱的海澜,后来却被他视为眼中钉?

就是因为海澜还处于迷茫阶段时,问过自己的父亲,“为什么父亲每一次从迦楼山回来,脾气都会很不好呢?”

她问的也不是时候,海信耐着性子哄了她几句,在她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让他难堪的问题下,终于恼羞成怒。

自那以后,他就开始躲避这个女儿,不想回忆那些难堪。

再后来,在有心人的挑拨下,父女二人越行越远,乃至于势同水火。

再深的感情也是经不起消磨的。

更何况,海澜心底深处,对这个年幼时疼爱她,突然就又疏远她的父亲,是藏着连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恨意的。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爱,那么她顶多是奢望父爱。

给了之后再猛然收回去,其中的落差,更加让人难以释怀。

所以,海澜想要改变海氏的现状,发现了父亲海信是最大的拦路石时,她倾向于杀了他。

她也知道还有其他的选择,但她拒绝去想。她想要趁此机会,发泄心头那一股聚集多年的郁气!

至于把家族发展壮大到可以走出北荒,那怕她再自负,也觉得在自己有生之年,不大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