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各地的战事结束后,朝廷在四海之内的声望达到顶峰,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朝廷都具有不可匹敌的实力。而且关陕淮南已平,江南似乎也已经臣服于朝廷。

江南几路的政令已经跟随朝廷施行多年,赋税也按时缴纳,平淮南之后亦不求扩张领土,将几乎淮南的全境都让与朝廷。

两河之北的李家,更是早已对朝廷显露忠诚之意,除政令外,兵马粮草也早已可随意调拨。黄河北流暴涨时,大批官员、民众以及物资也在双方境内自由流动调派。

于是,其他的地方势力也开始思索,是否该早点表示臣服,以避免兵祸,全身而退。

元和七年,四月初,西川的实际掌控人刘俊元对朝廷上书,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力不从心,想辞去西川宣抚使以及成都府尹之职,请朝廷另选贤能充任。

一个月后,朝廷准刘俊元所请,但封他为梓陵侯,食邑千户,并且改任梓州府通判的闲职。刘俊元接旨,与朝廷新任的成都知府交接了州府事宜后,便带着家小亲卫回到故乡梓州。

于是,西川路不战而重归朝廷治下。西川与江南的通道一开,两广和福建等地的官员调动以及赋税征讨等事也再无阻碍,各地分治了多年后,宇内终于接近一统。

六月,杭州的秦公达等人也上书辞官,秦公达此前已经被封为吴越侯,这次提出辞官后,朝廷便不再给他晋爵,直接准其所奏。

然而,秦家两个公子的辞官未被准奏,秦公达长子仍然任绍兴府知府,次子依然掌握杭州兵马之权。不过,两浙路与江南路的制置使皆不再设,江南几路兵马的调派权力重新回到朝廷枢密院手中。

元和九年五月,身在塞北近三年的左慕传信与吕承泽,他已从夏朝密牢中救出听雪谷少谷主萧炎的师弟。萧炎表示愿意与梁朝一起,揭发夏朝皇帝在两国议和交好后派人南下偷袭,暗杀梁朝君主和重臣的事,不知朝廷近期是否需要揭露此事。

吕承泽回信,等入秋了就揭发,夏天打仗太热了。于是,八月初时,萧炎揭露夏朝皇帝绑架江湖人士,迫使听雪谷南下出手暗杀梁朝君主和燕王一事。梁朝君臣上下皆怒,立刻派驻扎在陕北的关诚出兵,攻击沙陀占领近百年的河套地区。

十月,大梁朝廷派遣官员,前往荆湖两路催缴前三季度的赋税。薛充正因朝廷近日对河套出手而战战兢兢,见到朝廷来使后,左思右想,终于在僚属的劝谏之下交付了足额的税赋,并且表示想要辞官。

于是,朝廷接管了荆湖两路,获得了洞庭湖一带良田,以及荆湖各处的长久稳定税收。

元和十年八月,关诚率军攻占了武威、甘州,越过嘉峪关、玉门关,又占领酒泉全境。至此,河西走廊重回中原管辖下,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不再掌握在敌国手中。关诚此前已经被封为关内侯,河西收回后,便又被封为安国公。

收回了河西四郡,梁朝也见好就收,不再打了。塞外的蒙古草原,辽东和辽北地区,攻打难度直线上升,这些地方还是留给后人,积累数代之功,花费上百年时间去平定罢。

元和十二年,在燕云跟着李思云和李念云历练的沈桓已经十三岁,北上六年时间。多年过去,燕云各地繁华安定,早已摆脱了异族的影子,燕京更是在大运河的贯通下,成为了北方极为繁华的大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