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价位还是和原来一样,每石四两?”

因大商户之间粮食交易的数目太多,因此不按斤卖,只按石卖。一石为十斗,一百升,装不同的粮食时所得斤两都有所不同,但大致一石是一百到一百八十斤。虽然小米,粟米等按斤两所卖的价格有所不同,但大批量的按石购入时,成交价格基本一致。

往年每升米是十几文钱,一石接近二两银子,现在米的市价翻了几番,进价便也涨到了一石四两钱。

然而,那位倒卖粟米的人却摆了摆手,做了一个“六”的手势。

“六两?你怎么不去抢!”郑云河一下子急了,愠怒道。

“郑公子,你可要想好了,现在市面上粟米的价格日涨几文,我们当然要多卖些。而且这次我们冒着风险去江南寻米,千里迢迢运回来,要点辛苦费不过分吧?”

郑云河咬着牙,想了想,却也觉得有些道理,然而还是不死心的说道:“五两,可否。”

“那恕在下不奉陪了,郑公子不想买,可有的是人想要,告辞。”那人说着,便转身要走。

“等等!”郑云河连忙拉住他,又想了想,说道:“好,我买,八万石全部买下。”

“郑二爷果然爽快,好,那还是老地方交钱交货。”

于是双方敲定买卖事宜,虽然郑家家业庞大,可要拿出四十八万两的现银,却也要费些周折。郑云河想了想自己家的那些田产铺子,没一个适合暂时抵押出去的,于是只好去找父亲商议筹款的问题。

几天后,京城的某间不起眼的铺子内。

“岳商长,都已办妥了,这是票据,银两不日就能分批送到京城。”那个前几天与郑二公子交接粮食的人跪在一个长者面前,恭顺道。

“好,做的不错。”岳祈坐在上首,捋须点头道。

“岳商长,可否网开一面,留小人与家小一命……”那人又哭丧着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