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痴狂缠情 如有所备 1118 字 2022-10-03

无论荀轼如何eo,他这边都算是彻底告一段落了。有惊无险渡过难关之后,剩下的便是如何处理这块地的问题。

西伯利亚的这块地,虽然产权已经100归荀轼了,荀轼也靠着它一跃而为“新贵”,但管怎么样,他身上还背着一笔两年后就到期的巨额贷款。

虽说实在不还还可以直接赖账把地抵了,但只要荀轼不想前途尽毁、后半生都没得混,那还还是要还的。

还钱的方法也很简单:要么种地、要么卖地。

荀轼刚开始的想法是倾向于自己经营。就如他所说的那样,一味的投机有什么意思?风险又大,又有点虚无,要是能自己经营的话,手上就有了一个能一直生钱的产业,何况这地潜力这么大,直接卖的话,实在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对此,顾野梦也表示了充分的赞同与兴趣。

两个聪明人一拍即合,在短暂的修整之后,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新挑战之中。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却大大出乎两人的意料。一言以蔽之,那就是——

这,这就涉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

现实不是写小说。两个人,一个大学学经济,一个学金融,跟农产品种植经营不能说是隔行如隔山,也可以说是一去十万八千里了。这种情况还想大赚特赚,无异于是写玄幻。

虽然,他们花了一个多月,很努力地去研究,去实地考察,去招兵买马跑通上下游,甚至亲自耕种。

但是,结果还是很现实地告诉他们:你们不行。

若不是所有权扯皮阶段,伊万诺夫那边帮他们友情找人种了点东西(当然,是有偿的),加上他们种的东西恰好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价格还行,今年很可能就一分钱都收不回来了。

农产品经营是个大学问。

首先,俄罗斯人是不太愿意来西伯利亚干这活弟弟,那就得从国内乃至国外雇工——这么多人,签证怎么办?保险怎么办?工资怎么开?

其次,种什么?种子去哪儿买,买什么样的?种多少?出现病虫害怎么办?气候突然有变化怎么办?国际市场发生大波动了怎么办?

最后,也是整个变现过程中最难、最惊险的一环:怎么卖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