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宁知道喜欢顾林怀的女生很多,多到全年级三分之二的女同学都对他有过想法,因此她并不诧异杨禾然会喜欢顾林怀。
想想看,有一个男生,不仅是中考的市状元,还常年霸占年级第一,为人谦和自若,气质清逸俊朗,家境殷实。简单概括就是,长得帅学习棒性格好还有钱。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完全是小说里的天之骄子,根本没人能躲得过这种完美的人格魅力。
但简宁就是那余下的三分之一,顾林怀千好万好,也不是她的中意人。如她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她喜欢的人,连后脑勺都好看。
这天,竞赛班放学后,陶江和简宁终于有了光明正大走在一起的理由。
行知中学的学风严,但再严也没有密不透风的墙,而陶江和简宁就是那堵墙的裂缝,疲了累了不开心了,就出来透口气。
他们不同班,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在对方的教室外面等又太招摇,故而两个人格外珍惜每周晚自习的竞赛课。
行知中学所在的这片区域,还有好几所其它高中。
每次到了晚上放学,学校附近人山人海,各色各样的校服混在一起,接孩子下学的车也混在一起,马路堵得水泄不通,车灯乱扫,路边的提示牌写着前方学校禁止鸣笛,但没人听,喇叭你按一下,我按一下,除非交警来了,司机们才肯安分。
简宁和陶江随拥挤的人群,出了校门,拐进一条巷子,把吵闹的声音甩在身后。
巷子里亮几盏白炽灯,昏黄的灯下是推着车的小吃摊,摊上冒着烟气,融入空气,飘进鼻腔。夜色阑珊,有不少学生在排队买宵夜。
简宁拉着陶江往巷子最里走,如果平时只是路过,没有走进来,恐怕不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狭窄的小巷,两侧停着卖小吃的三轮车摊子,每逢晚上放学,各个摊主点亮灯泡,支起木架子,插上红标牌,卖什么一清二楚。
炭火烤,热锅炸,薄油煎,深水煮,每个摊前有零零散散的同学等着。
好像每所学校的附近都会有受人追捧的小吃摊,尤其是学生们放学,生意就来了。
藏在巷子里的美食,只有在这一带待过的人才能找到。时间久了,不仅顾客和老板熟悉,连每个摊主都会互相打声招呼。
有些小摊还会成为毕业学生最怀念的地方之一,简宁不止一次看到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趁寒暑假来这里买东西吃,边吃边说就是这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