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目光真诚地看着村长,诚恳地解释道:“不为难,是县城酒楼需要,他们要的量大, 人手又不够,我便将事揽了过来, 想着高低也能让村里人挣点儿补贴家用。”
担心他还有别的顾虑,舒玉干脆将重点拎出来讲了一遍,过程省略了自己和张东升合作开店的事情,只道自己和酒楼东家有几分交情。
祥福酒楼需要大量的笋来制作吃食,不拘是春笋还是冬笋, 但酒楼的收购价会比外边便宜些, 四文一斤。
村里人采了笋直接送过去便是。若能将笋衣剥除干净, 便收六文一斤。品相坏的不要,拿过去也不会有人收。
将条件都说清楚了,舒玉仔细想了想有没有遗漏的地方,便问村长有没有哪里不明白,她好补充一番。
村长沉吟片刻,这的确如同舒玉所说,是个挣闲钱的活计,大酒楼的贵人也不至于拿这点事来唬人,他点头应下此事,“明日我同大家说一声,应会有不少人做的。”
这件事情解决了,舒玉又问起另一件事。
“村长,咱们村有种蘑菇的人家吗?”
村长对村里的大小事都清楚得很,闻言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有,”村长肯定地点了点头,“只是他如今住在山上,我也许久未见过他了,只偶尔听人说见他去集市卖蘑菇。”
舒玉想了想,上次去集市买香菇的时候那边有两个摊子,两个摊子隔得远,但舒玉两个摊子上的菇都看过。其中一家的瞧着个大又新鲜,就是不知道那人是不是她们村子的。
若是在村里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舒玉问了村长那种蘑菇的人住的方向,便先告辞了。
村长在屋里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冯秀荷从厨房里走到屋里一瞧,舒玉已经走了,“这孩子怎么走这么早?还想留她吃饭呢。”
“她还有事,”村长看了自己忙碌的婆娘一眼,“大哥儿还没回来?”
冯秀荷摇了摇头,问道:“还要一会儿,怎么了?”
“等会儿他回来了,让他去各家跑一趟,让大家明日午时过后去祠堂门口等我,我有事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