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宣城这样的城市,城中都有些小摊贩摆着摊位,做些小本生意,是无人驱赶的,但是都城街道各处都是些建造整齐的商铺,别说小摊贩了,拐角处连个喝茶的地方都无,人家开着茶楼呢。
既是来此地常住,李之遥便觉得索性今日便租间小院子安顿下来,省得日后搬来搬去的麻烦,李大娘在李之遥临走前塞了她好大一包银两,所以李之遥虽是来了都城,银钱上却是充足的。
秦子衿一直都穷,此刻也不是她矫情的时候,她便也没推脱,暂且先使着李之遥的银钱,她过几日便出去找些轻松的差事干着。
总不好一直拿着李之遥的不是?
都城的宅院若是不挑挑拣拣,有些近乎苛刻的要求,那在银钱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很好寻的,此地租宅子的人家并不少,因着都城繁华,每年总有些外地的豪绅想要来此地住上那么一段时日。
所以,李之遥并没费多大劲,便谈好了一处宅子,二进二出,不算大,但是她们两人住的话,足矣。
位置嘛,不偏不倚,恰离中心有些距离,但也不至过远,周围环境也算清幽,适合她们二人寻常读书,秦子衿还去周围瞧了瞧,看看邻里都住了些什么样的人,别是不好相与的,到时候叫苦不迭。
秦子衿状若随意逛了一圈后,发现邻里多是些朴实的人家,瞧着不太富庶但也肯定不穷那种,妇人们面相瞧着也算和蔼,秦子衿便没言语。
李之遥与秦子衿二人合力杀了杀价,因着此时是淡季,租客并不多,这房主便没太坚持,于是李之遥便以尚还算公道的价格租了一年。
为防这房主旺季时便反悔,秦子衿还特地从包裹中拿出笔墨纸砚,写了一份合同,要求房主签字画押后方才作罢。
这房主虽直道她们二人好生精明,却也没旁的法子,总不能不租了罢?
现在这个时节,遇到个长租的租客可不容易呢。
初来乍到,秦子衿饶是再有精神,也是先修整了几日,摸清了周围的局势后方才出门,她靠着自己的一点微薄积蓄定是不够花的,便想着要赶紧在这地方寻个活计干。
她想着简单,既然她先前可以抄书,如今便先寻些抄书的活计罢,谁知这都城读书人众多,书行掌柜的压根不缺人给她抄书,甚至这活计还得被学子们哄抢。
秦子衿便只能作罢,本以为今日要无功而返了,却偶然见一府门面前竟有许多人在排队,细看下来,男子女子皆有,且这府上牌匾挂着“奚府”二字。
这倒是稀奇,秦子衿便凑过去,与正排在队伍末尾的一女子道:“这府中有何事么?怎的都在此处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