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主说完,便笑眯眯看着下面的几人,甚至出声询问道:“如何,众爱卿?”
国主已有了法子,甚至都下了旨意,还能如何?
那些兵部的大臣们只能白着脸违心得喊出那句“国主英明”,先前心中的窃喜,此刻全都消散了,只剩下悔意,如此这般,倒还不如当初便同意单于燕入兵部呢。
现在倒好,武举一开,隔几年便会有人来兵部分权。
她们可真是,白白使了把小聪明,却还是报应在了自己身上。
“武举”这事,虽是秦子衿提出的,但是秦子衿在朝中根基不稳,若是直接大喇喇告知众人乃是她的主意,反而会替秦子衿招致麻烦,影响她的仕途。
国主便直接将这事揽到了自己与赵丞相的身上,到时秦子衿暗中协助即可,这也是赵丞相的提议,也是为了保护秦子衿,以免她成为众矢之的。
国主倒是没反对,赵丞相提出此事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她只要心中明白这乃是秦子衿的想法便是了。
那日国主留下赵丞相单独说话后,赵丞相出宫后便开始对着与自己亲近的官员若有若无探讨这“武举”的可行之处,如此一来,倒是越来越多的官员渐渐接受了这项制度。
赵丞相隔几日便寻个理由去一位朝臣家拜访,顺便探讨探讨,没过多久,朝堂上便大部分的官员都持赞同意见,只武官们一致反对,赵丞相也没理她们,反正反对也是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