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瓷器是非常值钱的东西,喜欢瓷器的不计其数,十分畅销,因为不容易制作且运输不便,所以瓷器价格通常也很高,陆青青就是想用瓷器来赚银子。

首先就是找到合适的土,陆青青往山上跑了几回,而后又去邻村转了几圈,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瓷器的瓷土,接下来就是建造烧窑厂。

当地虽然人少,但并不缺劳动力,只要有活大家都愿意赚这份钱。陆青青找到合适的瓷土和制作瓷釉的石英石等材料后便开始招募工匠,开始建造瓷窑。

瓷窑成本不高,但毕竟是第一次做瓷器,陆青青也不确定能不能成功,就只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图纸建造了一个瓷窑。

瓷窑里面用大量柴火加热保持温度不降,之后将做好的简单的胚子放进去,多是一些形状简单的碗或碟子,将这些高温烧制。刚开始,陆青青十分忐忑,因为现代这项技术很成熟了,所以她也没什么机会去做,而在古代,烧窑的技术还很不成熟,她也只是常识罢了。

陆青青去村外找了个懂烧瓷工艺的匠人,虚心请教几日。在匠人的帮助下,她终于烧出来不变形、不脆不易碎的瓷器,品质可以直接拿去厨房做用具,然而这还不能算真正的瓷器,瓷器的釉面才是最考究的。

一个纹理图案标志的青花瓷可以卖到十两银子的高价,也是有钱人家必不可少的珍品。做出瓷器后,陆青青开始研究釉面的制作。

只是这青花瓷的釉面才是整个做青花瓷的过程中最为考究的一面,釉面讲究漂亮、精致,色泽均匀,还需要绘出好看的图案。陆青青尝试了许多次,才成功给瓷器上了完整的釉色,只是绘制图案可就难倒了她。

这需要请专业的画师绘制。

放眼整个村,都是一些大字不识的农民,更别提会画画这样的风雅之事,在这种时代里,除了家里世代画师,也只有门第高的世家千金和少爷才会去学习丹青绘画,而陆青青现在是穿过来的,虽然原身会,但她不会。

于是陆青青只能先把这计划搁置了,等以后有机会,找到会画釉面的人再说。

好在她烧制出来的瓷器质量还不错,她拿了一些回老宅自己用,剩下的便被当地农民给抢买一空了。因此这次也不算太失败,至少她成功掌握了烧制瓷器的办法。

转眼便到了春种的季节,陆青青收拾了一番农具,挽起袖口,便带着洛烟往地里去了。

表姑奶奶和姑爷爷年纪大了,得知陆青青要去种地,虽然不能下地帮忙,但非常支持她。两人大抵不知道原身以前是什么德行,早早就起来给陆青青熬好了米粥,还装了馒头咸菜在篮子里,让陆青青和洛烟带去地里,中午休息的时候补充体力。

这天的天气毒辣,哪怕才刚刚早晨,太阳依旧晒得人有些睁不开眼了。洛烟心疼自家小姐晒太阳,于是想在旁边撑一把伞,陆青青却一挥手,直接走到前面去了,边走还边道:“你和我是出来种地了,打伞怎么行?把草帽扣好便是。”

洛烟没办法,只得伸手正了正头顶的遮阳帽,她想不通这姑娘怎么突然间变化这么大,以前娇滴滴的性子,到了老家这一个月又是烧制瓷器又是种地的,简直像换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