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赵远从妃陵返回皇宫。太子和几位兄长已过弱冠之年,二哥、三哥、四哥已被分封为藩王,过节时才进京朝拜。朝中大部分是太子党羽,还有一些不安分者试图拥护二皇子,野心勃勃,四处寻找太子仗势欺人、贪污受贿的证据。

五皇子回宫引起不小的轰动,因为他才是当年对太子威胁最大的人。

赵远回宫不久,各路人马就以不同理由,来他宫里拜访。有的是来悼念董妃,有的是关心五皇子这三年的境况……当然,他们共同的目的是,把赵远拉入自己的阵营。

太子党肯定拉不动赵远,剩下的就是二皇子党,三皇子党,以及原本拥护五皇子的商正如一派。

赵远除了查明母亲去世的真相,再无其他野心。他不愿与权贵结交,久而久之,那些人议论他过于清高自傲,身在皇家还想独善其身,早晚被人所害。

为躲避京城复杂的局势,十六岁那年,也就是他被封为平南王之后,他向父皇请辞离开京城。

皇帝大怒,以为赵远责怪他从前苛待董妃,冷落过他。

年轻的王爷俯身跪拜,坦言说自己就不敢记恨父皇,离开京城只是因为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不爱勾心斗角、结交党羽。

党羽两字说到皇帝心上。皇帝最恨结党,却又无法揪出所有阳奉阴违之人。赵远表明心迹,说自己不愿与他们为伍,一心归隐,他又如何能对他发火?

皇帝给赵远赐了一处封地,地处江南水乡,面积不大,但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可让他舒适富足过完一辈子。

离开京城,赵远化名为赵守成,前往自己南方的封地。然而他在那边刚安顿下来,就遇到第一波刺客。接着他搬到乡下,两年后又遇上袭击者。他越搬越远,越来越行踪不定,最后才来到北方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