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听了何员外的说法,柳太医眼睛倏然一亮,追问道:“亲家,将你的想法,仔细说予我听听。”

“何家世代从商,平时为乡邻没少做过善事,其实同我这般的乡绅、富贾,举国之内应该不在少数,但平时都是各自行事,并未有人合理组织。

当下不如通过各地商会将这些人尽数组织起来,捐钱捐物,再由朝廷拨一部分款项,于川蜀偏僻之地建造专门的场所,免费收治贫病之人,亲家你看如何?”何员外如是说。

“哎呀,亲家你说得对啊……”,听了这番建议,柳太医顿时茅塞顿开,连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他笑言:“朝廷同地方共同负担,国库就不用那么吃紧,皇上说不定真的能恩准此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商议妥当后,柳太医即刻将所见所闻整理清楚,亲自撰写奏折,回返京城,将折子递了上去。

更让人欣喜的是,皇上当下就准奏了,并且御赐收容贫病之人的场所为——安济坊。

接着,各地安济坊的筹备、捐款、建造、督工,便都实施了起来,至于医者的配置,鹤梅医圣则是出了大力。

千百年来,辛夷谷培养出的徒子徒孙众多,散落南北的名医圣手更是数不胜数。

凭着他于江湖上下了一道辛夷谷掌门金令,便召集了为数众多的郎中、大夫、江湖铃医尽归川蜀,大家都无怨无悔地奔赴各处安济坊,坐堂义诊。

此事为柳太医和何员外同谋共计的结果,但过程甚为冗杂庞大,需要亲力亲为的地方甚多,他二人少不了参与期间,四处劳累奔波。

何家的生意无人看顾,一下子就落到了何青青肩上。

在特殊时期,她身为何家独女只能挺身而出,担起这幅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