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 齐弈果&曹芸(一)

远近高低 半吐云 1985 字 1个月前

[欧巴]

在很多人看来,下了多年围棋、一度踏入职业行列的人断不会靠感情用事。纹称笔直纵横各十九条线,形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手谈久了,好像人的脑子到心都能洞明清晰,算路在胸。母亲老何也这么认为,所以她骂过齐弈果,“棋都下进狗肚子。”

因为感情用事,齐弈果忽然要放弃来之不易的职业入口而转向正规高考。她爷爷不明白,小齐说我有点小聪明,但天赋不是顶格的。围坛几十年,中国女棋手中也就出了一个芮乃伟。我撑死都拿不到一个“名人”。老爷子听了这番话沉吟许久,最后说出让小齐琢磨了多年才咂摸出所以然的话,“你真想明白了?棋可以重来,人生没有点目归零再重新落子的机会。”

又说,“算了。你这孩子,下棋下不透,换条路再看看。性子还是薄了。”

齐弈果始终想不明白“性子薄”这个评价。她执拗地证明,不下棋了,在学业上也能显出“性子厚”的一面。少年人一旦陷入“演这么一出”的自我感动大戏中,难免用力过猛到自己都信以为真。

她在当年的八中普通班排名三十多,年级排名也属于车屁股那一溜的。但她有名,因为职业入了段,曾经代表八中去省里参加中学围棋比赛,拿了亚军回来。忽然有一天,老师发现学习上闷不作声、不少功课在及格线上晃荡的她在课余不钻研棋谱,而是捧着辅导资料练习解题思路就很吃惊。

齐弈果还算准了曹芸的上课下课和开会时间,爱坐在教学楼一侧的大梧桐树下背课文。等曹芸近了,声音再放大了点。果然听到新来的英语老师笑,“中午不午休背课文呢?下次月考准备考多少分?”

瘦削的、捻惯了棋子的右手合上书,齐弈果抬头看着曹芸,认真想了下,“上次考了九十七分。我争取这次月考到一百一十分,不拖班级后腿。”

这十三分从哪里来?曹芸的连衣裙动了下,半高跟的皮鞋挪动,她坐在小齐身边拿过她的书翻了几页,“挺认真呢。笔记都做上了。”长发从肩上泻下,曹芸随意挑到耳后,眼睛还专注地看着齐弈果写在教科书首页的学习计划。

简单的一个动作,让齐弈果想起入段考那次被对手逼到死角的绝望。那时她想的是,“我要怎么赢?我真的要输了吗?”而在曹芸身边,她想的是,“她这么美好,她真的属于别人吗?”

曹芸属于别人的,至少当时是。中学生好八卦,刚开学一个月,一个两个在学校门口看到来接老师下班的男朋友,当天就在全班传开。年轻老师刚下课就被熟络的同学围着问,“你男朋友也是老师吗?”

脸红的小老师低头抿唇,“是骨科医生。”再故意拧起两条细眉毛,“你们关心这个做什么?这次月考低于一百三十分我可不会客气。”

那时齐弈果还在心里打谱,坐在位置上双眼低垂,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像解开了谜题,她在座位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意,抬头扫过讲台,却对上曹芸的眸子。齐弈果被那双温柔眼睛烫了下,又立即低头翻棋谱,也是从那会儿开始,她引以为傲的定力开始漏水破功。

她坐在第五排靠墙壁的位置,爱在英语课上悄悄打量曹芸。回味她每个千锤百炼的标准发音,品读她每个眼神和表情,甚至在全班跟读时还忘记看书,眼睛紧紧跟着曹芸的身影。直到老师走到她座位旁微微皱眉,她才吐出舌头笑了下,大声地跟读起来。

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不是每个人都有和老师眼神相触到心脏深处的缘分。齐弈果有,她听着曹芸的建议,“语法、词汇和量是应试的根基,你还差一个系统整理语法的计划……”

学棋从规则开始的齐弈果怎会不懂?她看着曹芸的侧脸,“我知道。”曹芸听到这声笃定的回答愣了下,她扭过脸看这学生,女孩眼睛里露出可怜兮兮的恳求,“老师,你教教我好吗?”

好啊。曹芸满口应下。每天五个工作日,有四个下午在放学后教小齐语法。女孩聪明,说您只管快速讲,我听得明白。回去再做题复习,不会忘的。

曹芸怕她底子薄,还是讲得很少很慢。齐弈果这是忘记了性子该有的厚薄,有些急了,“没事,老师,你再讲快点。我懂的地方可以掠过。”又建议,“要不,我来对着您讲?错的地方您打断我,再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