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番外十(修)

寡妇有喜 宁寗 6551 字 1个月前

刘淮牵着姝娘的手紧了紧,淡淡解释道:“这事儿啊,倒也不知是谁乱嚼口舌,都是传言罢了,当不得真,你说是不是,张婶?”

张婶呵呵笑了两下,臊得面上都快挂不住了,总觉得刘淮方才这话根本是在指着她的鼻子骂,“是假的便好,是假的便好。这下好了,我们姝娘啊可是苦尽甘来了,往后就能跟着你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是啊。”院子里其余村人都跟着附和道。

周氏又拿出家中昨日做好的点心一一分了,一炷香后,村人们逐渐散了去。

待院子复又恢复空旷,刘猎户才有些担忧地问:“阿淮,你方才说五日后便要成亲,是否太急了些,爹娘都还什么都未准备呢。”

“不用担心,爹。”刘淮道,“该准备的儿子都已提前准备好了,你和娘都不必操劳。”

周氏和刘猎户对望了一眼,皆有些茫然。这再怎么提前准备,五日哪里够用啊!

但到第二日,他们便明白了刘淮所说的话,好几辆马车停在了刘家院门口,大大小小的箱笼被抬进来,很快占了半个院子。

县城最好的绸缎铺子还派来个裁缝,捧着件做好的嫁衣说要让姝娘试试,这可是她家掌柜请了五六个有资历的老绣娘日夜赶工了十几日才做出来的。

周氏原还担心没量过尺寸嫁衣会不合身,可没想到姝娘穿在身上不大不小,再合适不过。

连邱裁缝都忍不住惊叹:“刘大人派人拿着尺寸说要做嫁衣时,我还怕没亲手量过出差错,可看这合身的,就像刘大人长着千里眼能看到姑娘的尺寸似的。”

“这纵然长着千里眼也量不出来啊。”周氏调侃道,“姝娘,你同娘说实话,你是不是提前在信中告诉过阿淮了。”

“娘,我真没有。”姝娘无奈道。

别说他们了,她自己也纳罕不已,刘淮远在千里之外,究竟是如何清楚地知晓她的尺寸的!这身衣裳合适地就跟他亲手量过似的。

成亲的所有事宜刘淮都安排得面面俱到,紧紧有条,要用的东西他早已派人去采买好了,都是县上最好的,连负责喜宴的大厨都是从县城最有名的酒楼凤翔阁请来的。

虽是如此,但一些新房的布置,院落的洒扫,还需得人来帮忙。

许大成是在刘淮回来后的第三日回村的,原先教他手艺的师父年岁大了,想回家养老去,他便正好盘下了那间铺子,在镇上做起了打铁生意。

甫一走进刘家,他便迎面撞见了刘淮,他步子一滞,不由得怔愣了一下,与四年前相比,刘淮变了许多,倒也不是长相,只是周身的儒雅之气转变为一种端肃威仪,光是那凌厉的眼神,就令人不敢直视。

“刘大……”他忙止住声,恭敬地行礼道,“刘大人。”

刘淮抿唇笑了笑,“都是邻居,不必这般称呼我,反让我觉得不自在,听说你在镇上开了家铁匠铺,生意可还好?”

“好,好。”许大成尴尬地笑了笑道,“那什么……我听说您和姝娘要成亲了,特意从镇上赶回来,姝娘就同我妹妹一般,她成亲,我也高兴,就想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先前,他确实喜欢过姝娘,可在春桃明示暗示下,他再傻也看出来了,姝娘心中欢喜的从始至终都只有刘淮一人,旁人根本没这个机会。

与其傻乎乎地等,不如早些放弃。

“多谢。”刘淮看着他,只淡淡道了一句。

“大……刘大哥不必谢,您都说了都是邻居,应该的,应该的。”刘淮这么客气,反让许大成不好意思来,他挠了挠头,笑得一脸憨厚。

屋内,春桃与姝娘并排坐在炕上,正与周氏、庄婆婆和于氏几人一同剪着成亲当天要用的喜字,她透过窗子望见院子里正与刘淮相对而站的许大成,忍俊不禁道:“诶,我那傻哥哥来啦。”

她俏皮地用手肘轻轻撞了撞姝娘,埋首在姝娘耳畔悄声道:“姝娘姐姐,若刘大哥将来对你不好,你就尽量回来,别忘了,还有一个我哥惦记着你呢,我可是很乐意让你做我嫂嫂的。”

姝娘教她说得羞红了脸,横了她一眼,佯作愠怒道:“莫要胡说。”

她阿淮哥哥怎会对她不好呢。

春桃咯咯笑起来,“好好好,我不说了还不成嘛,姝娘姐姐你从前啊老是在我面前阿淮哥哥长,阿淮哥哥短的,没完没了,现在你心想事成,我就是替你高兴。”

“我从前经常在你面前提到阿淮哥哥吗?”姝娘闻言略有些惊诧地看向她,她可一点都未察觉。

“是啊,凡是眼没瞎,耳没聋的,都能看出来你喜欢你家阿淮哥哥。”春桃无奈地挑挑眉,“当然除了我那迟钝的傻哥哥。”

姝娘在她额头点了点,“那可是你亲哥哥,你便这般损他呀!”

“本来就是嘛,像我哥这般老实厚道的,往后我可得替他看着点,找个性子好的嫂子,不然怕是会被诓骗欺负的。”

春桃说话间无意往窗外望了一眼,原咋咋呼呼的小丫头怔忪了一瞬,忽得安静了下,垂下头两条腿晃荡起来。

姝娘疑惑不已,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便见一个剑眉星目的男人笑容满面地踏进刘家院落。不止是她,坐在一旁的庄婆婆她们也看见了。

“呦,王家那小子也来了呀。”庄婆婆边剪纸边道,“那小子现下可是武举人了,他那书虽念得不好,可一身功夫倒是不错,原想着去碰碰运气参加武举,没想到居然还真给他考中了。”

周氏夸赞道:“王卓那孩子性子好,对爹娘也孝顺,将来考武进士甚至去考武状元想必也没什么大问题。”

“何止是你这么想,村里不少人都这么想呢。”庄婆婆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就因为你家阿淮认定了姝娘,非她不娶,现下十里八乡家里有适龄姑娘的,都转而盯上了王卓,听说媒婆都快把他们王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听得这话,春桃倏然抬头,秀丽的眉头顿时拧在了一块儿。

姝娘仿若看出什么,凑近春桃道:“你还不赶紧抓紧,不然你家王卓哥哥可就要被旁人抢走了。”

“说什么呢。”春桃扭过头去,“他们家那个王竹儿整日同我吵架,我怎会喜……喜欢她哥哥。”

“不是吗?”姝娘挑了挑眉,“现下嘴硬,往后可别后悔啊。”

“哎呀,姝娘姐姐。”

春桃又羞又恼,两人霎时打闹在一块儿,周氏忙将她们身边的剪子收起来,唯恐她们伤着,“这两孩子,多大的人了,还瞎闹……”

屋内气氛欢快,忽而只听一声软糯糯的“娘”,众人抬眼看去,便见一个五六岁的男童扶着门边探头探脑地往里瞧。

“小虎子,来,过来。”

于氏朝他招了招手,小虎子这才迈着小腿跑进来,被于氏一把抱到了膝上,他昂着头不解地问:“娘,外头有好多人,他们是在做什么呀?”

“他们在帮着准备你姝娘姐姐成亲的事儿呢。”庄婆婆温柔地解释道。

“成亲?那是什么?”小虎子歪着头,尚且不明白意思。

周氏递了块糖糕给他,“成亲啊,就是你姝娘姐姐往后要过上好日子啦。”

小虎子最喜欢糖糕了,他接过来欣喜地啃了一口,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天真,他兴奋地问道:“是不是过上好日子每天都能有糖糕吃?那小虎子也要成亲!”

众人闻言愣了一下,旋即放声大笑起来,于氏摸了摸他的头道:“我们小虎子还小呢,等日后长大了,就学你阿淮哥哥考个好功名,再娶个像你姝娘姐姐一样贤惠漂亮的姑娘。”

小虎子似懂非懂,手上的糖糕啃完了,他又将眼睛落在盘子里,咽了咽口水。

他想着于氏的话,暗暗下了决心,虽然不知道考功名是什么,但要是考功名能有糖糕吃,那他以后一定要去考功名!

忙忙碌碌间,五日转瞬而过,很快便是刘淮和姝娘成亲的日子。

因姝娘没有所谓的娘家,刘猎户夫妇商议之下,决定成亲那日省了繁琐的迎亲礼,直接让她从住的那间屋子里出嫁。

成亲前一日,姝娘紧张地一夜未睡,翌日天未亮,庄婆婆、孙大娘和于氏等人就来帮着她梳妆换衣。

姝娘犹记上一回穿嫁衣时她还只有六岁。那时穿的说是嫁衣,实际也称不上,顶多是件破旧且不合身的红衣裳罢了。

而这回,刘淮给她准备的嫁衣上用金线绣着活灵活现的凤凰,精致得连常年帮人做衣的庄婆婆都忍不住赞叹,尤其是这身嫁衣穿在姝娘身上,显得她愈发秀丽水灵,娇艳明媚。

她方才穿好繁复的嫁衣,周氏便提步踏进来,虽先前见过姝娘穿嫁衣的模样,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再看,心头蓦然生出几分不一样的滋味来。

她上前牵了姝娘的手,不停地打量着她,眼角湿得厉害,许久,才哽咽着道了一句,“姝娘,你长大了……”

虽不是远嫁,可听到周氏这句话,不知怎的,姝娘忍不住鼻尖一酸,哽咽道:“娘,多谢你和爹这些年的养育之恩。”

若不是刘猎户夫妇,她不知自己还要在秦家受多少折磨。这九年来,刘猎户夫妇待她如亲女一般关怀爱护,使她忘却了幼时受过的苦痛,这般恩情,她无以为报。

姝娘屈膝,作势欲跪下来,被周氏一把托住了,“傻孩子,跪什么,今日我和你爹既是嫁女儿,也是娶媳妇,往后只要你和阿淮好好的,给我们刘家生几个大胖小子,让我和你爹也尝尝天伦之乐,便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嗯。”姝娘连连点头,婆媳俩霎时抱着哭作一团,庄婆婆几人怕姝娘化了妆,忙在一旁劝,然两人还是哭了好一会儿才休。

待到吉时,便有喜婆将盖头一蒙,小心翼翼把姝娘从屋子里牵出来。

她手上被递了一根红绫,虽盖着红盖头看不清,可姝娘知晓,她要准备与刘淮拜堂了。

上一回,刘淮因病在屋内躺着,她是抱着一只大公鸡拜的堂。但现在,一想到刘淮就站在红绫的那一头,姝娘的唇间就止不住上扬。

她依照喜婆的提醒,随着那“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的声儿,屈膝跪拜。直到听到那声“礼成”,才忍不住落下两滴清泪来。

不止是她,她还听见周氏低低的抽泣从堂中传来。

自此以后,她便是真真正正的刘家人了。

从前吃过的那些苦都成了过往云烟,如今,刘淮是她名正言顺的夫君,刘猎户夫妇是她的公婆,她能一辈子喊他们爹娘,再也不会分开,再也不必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