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

他其实是打算借这次的机会申请提前毕业,然后正式拜入阎教授门下的。虽然他破解了ns方程,但不代表他就不用继续学习了。

事实上,他觉得自己破解ns方程的过程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就如拆解九连环,摸不到窍门的人束手无策,但一旦抓住其中机窍,看似复杂的结构顷刻可解。

学术问题尤其是数学问题也是如此,他只不过是幸运地灵光一闪,抓到了破解ns方程的窍门罢了。

在知识的殿堂,他其实只能算初初一窥门径,要学的东西可还多了去了。

但是,兼修数院的课程原本并不在他考虑范围内。毕竟,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理论物理。

不过,现在想想,也不是不可行。但兼修数院课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还需要仔细考虑考虑。

季知行委婉地开口:“多谢俞院长的美意,但兼修课程的事我还没想过,请容我多考虑几天。”

当着阎安瑾的面,俞垣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对着季知行诚恳地表示只要他同意,一定会为他量身打造人才培养计划,数院各方面的资源都会向他倾斜。

话都说完之后,阎安瑾就带着季知行离开了。

朱仁见没什么事了,也就跟着走,一边随口问道:“你刚才在哪呢?接下来这段时间尽量不要离开学校,论文的事估计很快就会流传出去,到时候肯定有很多媒体等着抓你呢。”

“我一定好好待在学校。”季知行也怕了媒体那种无孔不入的阵仗,“刚才在图书馆看书呢。”

朱仁闻言不由得侧目,这孩子心理素质真够好啊,扔了个炸弹把广陵大学炸得人仰马翻,他自己没事人一样学习去了。

朱仁一边想着一边掏出手机将这个细节记录在备忘录上,提醒自己在写总结报告或接待媒体采访的时候,用这个细节来突出季知行的笃实好学、不骄不躁、安之若素等优良品质。

季知行破解了ns方程,他预计,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广陵大学都会收到来自媒体的采访轰炸。他作为办公室主任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宣传学校的好机会,采访素材现在就得积累起来。

事实上,嗅觉极其灵敏的媒体们已经抢时间先发了一波通稿了。

《最牛数学天才,一个月发8篇sci论文》

《7篇sci论文齐发,盘点七家期刊的地狱级难度》

《本科生为何能荣登八大顶刊,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s论文哪家强?这所985高校让人意外》

《惊!大三连发9篇sci论文引质疑,学霸回应:随便查,没拼爹》

对于文科出身的笔杆子们来说,要理解ns方程是个什么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绕过这个烧脑要素,将侧重点放在论文的数量与期刊的份量上。

在众多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相关词条很快就窜上热搜。

“这是什么洋葱新闻吗?发一篇sci论文多难啊,就是华科院的牛人也不敢说一口气发八篇啊。”

“到底是七篇还是八篇还是九篇,无良媒体们能不能先统一一下口径?”

“文科和理科有壁,记者们还以为理工类发sci论文跟发新闻一样呢吧。”

“首发好像是湃澎,大家还不知道这家媒体的尿性吗?没有任何新闻道德只追流量的。”

“季知行我还记得,半年发了一篇《》论文,这回是媒体们旧瓶装新酒乱用素材!”

“等反转,让新闻飞一会儿。”

“反转个头,翻个墙有那么难吗?几大期刊都在官网发了消息。截图都发在我首页了,自己去看。”

“央媒刚刚也发新闻了,消息应该无误!真有这样的牛人啊!”

比起为了追热点而对新闻要素囫囵吞枣的新媒体们,央媒在谨慎研究了ns方程的内涵与意义后才落后一步发了新闻。

虽然没有抢到第一波热度,但更齐全的新闻要素与权威性仍然迅速引来广大网友的点击与讨论。

“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季知行大三我也大三,人跟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所以季知行是半年前先发了一篇sci,最近又一口气发了8篇?他家论文是地里种出来的吗?”

“他发的论文是干什么用的?怎么好像很轰动的样子。”

“简单来说,解决了计算亚音速区和音速区边界的构造量,还有流动稳定性、随机矩阵以及波动方程中的一些经典问题。”

“ns方程有解,那就表示三维流的转捩阈值猜测、oseen涡算子的拟谱界猜测、管道流在大数情形的线性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了。”

“就不能说得浅显易懂一点吗,想吃瓜都不知道用什么姿势。”

“这么说吧,ns方程之于流体就如同牛顿第二定律之于经典力学,也相当于三体中提到的智子壁垒。”

“你只要知道克雷数学研究所为ns方程悬赏100万美元就可以了。”

“靠!一道题一百万美元!”

“事实上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毫无影响,流体该怎么流还是怎么流,飞机该怎么飞还是怎么飞,大家该吃吃该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