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河内司马氏

重生三国 宋默然 2854 字 4个月前

“末将愿往。”

董卓夸奖几句,目光落在李儒身上。后者略一迟疑,俯首道:“愿随骑都尉同往。”

董太尉大喜!有吕布之勇,李儒之智,小小朱广,何足道哉?但一想到因这小贼,不知生出多少事端来,董卓怒上心头,吩咐吕布李儒,务必要提朱广首级回京!

朱三此时在哪?

河内郡,温县。

县境内突然闯入一支杀气腾腾的军队,可把百姓吓得不轻。那乡里的亭长游徼之类的基层干部,火速将消息报进县里。

县长一听,一面飞马向郡里报,一面打算派人去问问对方是哪里的队伍?可他的人还没出城,人家已经找上门来,只一句话,幽州军借粮。

借粮?这话听着怎么跟白波贼似的?你们的主将是谁?北中郎将朱广?

没错,北中郎将。

带着皇帝,尤其是携有“六玺”在身的皇帝,有一个好处,改诏命容易。只需要在哪个倒霉蛋身上撕片衣襟,重新书写一道即可。

羽林中郎将实在是太扎眼太刺耳了,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护从天子的,船还没靠岸,程笙就请了皇命,改授朱广为“北中郎将”。反正皇帝知道个屁,近臣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可那温县县长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有“北中郎将朱广”这号人物,大概是朱三的名气还没有传过黄河吧。

但没听过不要紧,人家步伍整肃,铠甲鲜明,还报了“北中郎将”的字号,又说了奉天子诏行事,当然,重要是的杀气腾腾,你敢不借么?你敢让人打借条么?

但是,你说一个行政长官叫“县长”而不是“县令”的地方,官府能有多少粮食?人家又催得急,好像等米下锅似的,县长没奈何,召集县中豪强大户们,一如当初朱广在范阳时一般,行行好,各位分摊点吧。城外一群杀气腾腾的幽州军,要不给,或者给得慢了,全县父老怕要遭兵灾。

就这么地,引出一个人来。

当时,并州狼们用从西凉军那里缴获的帐篷草草搭了一片营,朱广把天子、陈留王、近臣们安顿好之后,便召集他的军官至帐中议事。

还没开始,外头把守的军士来报,说有故人求见。

故人?自己在河内哪有什么故人?距离最近的,也是家在太原的舅舅。

“他通报了姓名没有?”

“没有。”

“那让他一边呆着去。”

军士方掀起帐帘,忽听中郎将在背后唤道:“慢!请他进来!”

朱广想起了一个人。

张辽高顺等人出帐时,已经瞧见那人正往这边过来。身材高大,估计得有二十好几,眼见倒有几分厚道相,穿着也体面,该是大家子弟。

那人被请进帐内,打量坐于上首的朱广,一时有些犹豫。因为眼前这人和印象中好像有些差别。

但朱广是一眼就认出他来,起身上前,细细打量,随后笑道:“这得有几年没见了?前些日子我和王凌还提起你呢。”

那人这才长揖到底:“朱兄别来无恙否?”

你道此人是谁?当初朱广初辞议郎,免了县尉,又还没有入刘虞的幕府,一时无处可去。便借这空档,陪母亲贾氏回了一趟太原娘家。

他舅舅贾淑膝下无子,很疼爱这个外甥。见他十几岁就作了县尉,立了战功,而且连议郎都不肯作,于是烧包得很,带他到祁县王家串门,也就是自己的亲家。

王家的家长叫王充,膝下两子,长子王晨,就是朱广的表姐夫,次子王凌就是前些日子奉叔父王允之命到广宗迎接幽州军的那位。

朱广当时在王家作客时,除了拜会正落魄的王允。还因为王凌之故,交了两个朋友,一个叫贾逵,一个叫司马朗。帐中这位,就是后者,他的知名度在汉末三国或许不是很高,但是,他有一位非常牛十三的弟弟。

:https://www.81efdc260.xyz。手机版:https://m.81efdc260.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