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之行

国家安全 广龙君 2770 字 3个月前

本来前期与俄罗斯商讨欲向俄罗斯购买‘短号’型单兵反坦克导弹的,但在价格和付款方式上没有达成一致。据谍报6处了解的情报:设在罗斯托夫的库图佐夫火箭工厂此型导弹发射筒成本为六千美元一具,装药弹头每枚为一千三百美元左右。俄方要价却足足提高了两倍,为一万五千美元和三千美元。而且要用美元或者黄金进行结算。近来又说因乌克兰、白俄罗斯形势紧张无法提供现货,这使伟大领袖金正恩元帅十分恼火。从目前诸多迹象和掌握的情报来看美韩对朝鲜的进攻己是迫在眉睫,所以指示崔、权等人不惜代价至少从中国获得300架发射装置和4000枚弹头。

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从中国购买一百二十套红旗一11型中、低空导弹防空弹炮一体化车载系统,不能让反装甲集束炸弹轻易落到朝鲜那四个精锐而宝贵的装甲师头上。还要争取中国人售给朝鲜两百个前卫一3型单兵防空导弹发射器及2000枚实弹。以解决美韩军队装备的HD一64长弓阿帕奇、AH一1W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对朝鲜装甲部队的威胁。

领袖特别吩咐万一有支付困难时,朝方可用黄金和电解精炼铝交换以上武器装备,前提是明年三月底交付一半,六月全部交付完毕。(尽管朝鲜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与韩国比较差距很大,但绝不是西方或中国普通民众所想像的那样贫苦落后。金正恩掌权后比较注意在军事优先的前提下发展民生经济,他明白要维持独裁统治的永久长期化,让老百姓丰衣足食是必要的前提保障。富国强兵政策成绩显著:粮食生产量己经连续四年超过两千万吨,日用品生产供应己相当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随着西昌里一白岩油、气矿田的开发投产己自产石油、天燃气己可满足朝鲜百分之六十七的军需民用,在二O一六年开始投产的盖马高原的一、二号金矿去年己达到年产黄金十六吨,全国黄金年开采量二十五吨,成为亚州第一黄金输出国。买武器不缺钱,关键是人家给不给。

原想这两个项目会谈起来相当困难,因朝鲜不听从中国的一再劝阻于九月十一日再次进行了核试验,使中国人大失脸面。但中国人这次却未像往次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喋喋不休的重复一遍主张半岛无核化的老生常谈,而是选择了沉默。并在九月十五日发出邀请朝鲜党政高级领导人去北京参加国庆七十五年观礼活动。这可是二十多年以来破天荒的奇事。伟大领袖英明的从中发现了打破僵局的契机,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表示热烈的庆祝。并派出党内除领袖本人以外地位最高,也是现在朝鲜领导人中唯一的毕业于中国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所谓有中国背景的现任朝鲜政治局常委的崔浩勇大将(九月二十二日被任命为次帅)作为最高领袖他本人特别代表,率领朝鲜代表团来到中国进行这一番运筹和合纵,希翼在外交死胡同中为朝鲜寻得一道生机。

朝鲜代表团于九月二十七日到达北京,崔浩勇立即指示驻中国大使金泽民与中方联系进行重大问题会商。二十九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务院总理后,三十日又在中国外交部会见了中国国防部分管军备和武器生产的副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陈兴南上将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徐亚。一见面陈上将就坦诚的说:“主席和总理忙着国庆的事,有什么问题咱们先谈个大概,反正都要向中央领导再做一次汇报的。”

崔浩勇当然了解这个程序的,表示完全可以理解,自己还不是每天晚上都要通过大使馆的秘码联系通道来向伟大领袖、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做汇报的嘛。

当崔浩勇讲到九月十一曰朝鲜核爆时,向中国东道主再三作了解释:“朝鲜搞核武纯粹是为了自卫,如果没有核武器和劳动、大浦洞导弹,美国早就如同对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一般动手入侵了。正是由于核武器具有的强大威力导致美国和日本及伪韩不敢发动战争。希望在六十年代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发展核武器的中国能理解今天朝鲜所处的环境下必须坚持发展核武装的必要性。”

听到这里陈兴南上将问道:“崔浩勇将军,咱们以军人的角度实事求是的探讨一个纯技木问题;你认为大浦洞导弹能突破美、日韩现在布署的反导系统吗?”

崔浩勇笑了:“陈将军,我们核武的威慑力肯定是要以能将核弹头砸到美国、日本人的头上才有实际效果的,据我们对美国反导系统的拦截试验的参数分析的结果证明以目前美国现有反导定位攻击技术用反导系统拦截四马赫以上速度且可N次变轨的弹道导弹无异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而己。更何况分弹头技术和变轨技术层出不穷。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用爱国者一3和标枪一2型对一些短程战术导弹的末段拦截率都只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如果说用萨德系统在公里距离对大浦洞导弹进行中段拦截,其准确度犹如用手枪击中对方射来的手枪子弹一般。所以借用你们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说那就是美国所谓的导弹防御系统是纸老虎。如果我们的大浦洞一2型导弹上装的是1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那拦截率哪怕是百分之九十,那反导系统都只是一种自慰式的危险摆设!”

这时中国外交部长徐亚问道:“即然贵国的核武是用以威慑和自卫的,按次帅您的说法是具有百万吨当量且射程己达一万二千公里了,但为什么却一再进行新的试验呢?这不但在政治上造成孤立和谴责,在经济上也会带来很大的负担的。您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