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多事之秋

唐朝小教父 南希北庆 3332 字 3个月前

令狐宝娣道:“他们说咱们学院不敢去参加他们的歌咏大赛,说咱们先生就懂得一些旁门左道,对诗赋是一窍不通,乃沽名钓誉之辈。”

崔孤儿道:“我们自然不服,就与他们争论了起来。”

皇甫僧念微微皱眉,道:“所以你们就答应要去参加那歌咏大赛。”

“嗯。”

几人齐齐点头。

李诫满听罢,顿时就是慌了,“你们可也真是糊涂,中了他们的激将法。”

崔孤儿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道:“我知道他们是在激我们,但我们若是灰溜溜的走了,那岂不是说咱先生是沽名钓誉之辈。”

王熙很是郁闷道:“先生还需要证明吗?”

令狐宝娣委屈巴巴道:“我们可是有说的,但他们却让我们随便作诗一首,只要押韵便可,我们.。”

说到后面,他是尴尬的直挠头。

废物!

王熙暗自骂了一句。

薛均大咧咧道:“咱确实不会,所以当时酒楼的人全都在笑话咱们,咱们只能应战。”

崔孤儿急急道:“先生如此有才华,区区小诗,岂能难倒先生,先生教我们几首,我们便去为先生讨好公道来。”

王熙气得已经是说不出话来了,深吸一口气道:“这样,你们先自己去打扫教室,等先生宽恕你们再说。”

“是。”

几人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这么听话?”

王熙都有些呆住了。

皇甫僧念淡淡道:“这几个家伙明显是知道自己闯了祸,故此才那么说的。”

王爽挠着头道:“现在可咋办?作诗咱可是真不会。”

皇甫僧念道:“还能怎么办,当然是不去参加。”

王熙瞧了眼皇甫僧念,“这不像你的性格?”

皇甫僧念道:“相比起当缩头乌龟,我更讨厌失败,且明知会失败。”

说罢,他又看向王熙,“难道你还会作诗?”

“我当然不会。”

王熙摇摇头,又道:“我们对外就说,先生自认不会诗赋,故而不去参加歌咏大赛,这也符合无名先生的性格。”

王爽道:“那多丢人,往后咱遇到武崇文他们,还能抬得起头么。”

李诫满道:“可不是么,孤儿他们当场应战,转而我们又不去参加,可真是太丢人了。”

皇甫僧念也是眉头紧锁。

想想也确实可怕。

之前武崇文他们几番吃瘪,可正憋着一口恶气,若是临阵退缩,让他们逮住机会,不得让他们嘲笑一整年。

到底他们可都是年轻气盛。

王熙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诗词歌赋,他脑子里有得是,毕竟当下李白、杜甫、白居易都还没出来,更别说后面还有苏轼、李清照。

千古绝句,真是信手拈来。

但问题是,诗赋是要有意境的,不可能望着太阳写出“床前明月光”,这也太离谱了。

关键,还是解释不通。

音律、戏曲,这些都还好解释,毕竟这都是不入流的,是市井文化,而且他们这些纨绔就爱这些,常年受这些熏陶,恰好天赋异禀,就能一鸣惊人。

但是要说诗赋,这可是代表着当下最高学问,文学殿堂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就没有办法用天赋去解释。

那么到时他们就只能假借陶莫之名,而这将会带来无尽的麻烦,因为戏曲是新出来的,大家都不懂,就还好糊弄,但是诗赋的话,懂得人太多,到时他们来一首千古绝句,一鸣惊人,必然会引来许多文士上门求教,陶莫铁定穿帮,这方面,老陶就是再努力做作业,也是补不上的。

要是不去的,又伤士气,尤其是会影响到,陶莫在学们心中的形象。

这也是很要命的。

这一群学生全都是纨绔子弟,陶莫能够压得住他们,那就是凭借高人的形象。

尤其是当初,陶莫利用戏曲让他们重返酒楼,这令他们无比崇拜,对于先生,那是言听计从。

这也是要维持的。

不然的话,这学院就开不下去了。

“去是肯定要去的。”

王熙道:“但是诗赋咱们都不行,所以还得另想办法。”

李诫满道:“这诗赋可是玩不了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