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唐朝小阿瞒(求订阅,求月票)

唐朝小教父 南希北庆 2553 字 3个月前

“唱得可真是好听。”

王毛仲一干武将,纷纷起身为自己的儿子摇旗呐喊,他们可都是发自内心的。

虽然这是不入流的,不是文章诗赋,但对于他们而言,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而张嘉贞、张说、源乾曜等人,倒也没有跟他们去争论好与不好,非但如此,都还笑着说了一些场面话。

令郎唱得不错!

诸如此类。

这令蒋彦博等人是心生不快,还低声去跟张说他们理论,这唱得哪里好了。

你们不能昧着良心鼓掌啊!

说好的站在我这边的呢。

张说却是大度的表示,他们只是一群纨绔子弟,年纪又这么小,能表演成这样,已经算是非常不错,到底是有其独到之处,就不要太过苛责。

况且今日的关键就不在于他们唱得怎么样,而是在于那生动教学法。

不急!不急!

唯独李峤在那里抹汗,他可也是非常精通音律,虽然这谈不上难听,但也没有惊艳之处,唱得都这德行,演得能好到哪里去。

内心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但上了贼船的他,也只能依计行事。

忽然,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又将大家的目光吸引到台上,只见台上就只有几个乐师,而方才唱歌的学生们已经全部退去。

一番奏乐后,只见一人上台来,正是那薛均,只听他朗声吟诵道:“东汉末年.!”

众人皆是一脸迷惑。

这是在背诵文章吗?

我们今儿是来看生动教学法的,可不是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唯独薛茂宗听得是摇头晃脑,真是沉浸式聆听。

偶尔还挑衅地瞧一眼蒋彦博。

瞧瞧!

你们瞧瞧!

自从离开你们国子监,我儿子变得多优秀。

还能背书了。

你们难道就不觉得羞愧吗?

蒋彦博则是鄙夷了这些莽夫一眼。

这也算优秀吗?老夫的三岁小孙,都比他背的好,你们真是不知羞耻。

听着听着,大家渐渐听明白,原来这是在交代故事背景。

之所以选择薛均,正如他当初毛遂自荐说得那般,他嗓门够大,在这个没有扩音器的年代,这真的就是优势啊!

“东汉末年。”

李隆基小声念叨一遍,又向陶莫问道:“待会的故事莫不是讲那三国时期。”

陶莫点头道:“正是。”

李隆基又是赶忙问道:“可有那曹孟德?”

陶莫忙道:“回禀陛下,曹孟德乃是此出戏的主角。”

“是吗?”

李隆基不禁喜不胜收。

他可是曹操的小迷弟,自称唐朝小阿瞒。

期待值立刻拉满。

铛铛铛.!

随着一阵清脆的鼓声,只听得一声叫喊:“刺客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