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自科举以来,因为三省六部各自拟题的缘故,如泄题舞弊这般事情也很少听说。
毕竟如果传出这样的丑闻,那么很容易就会成为政敌攻讦的利器,所以各部长官都竭力防止泄题的发生。
而三省六部的题目全都是各出各的,难易程度谁也不会提前知道。
王清晨那年便是刑部、吏部、以及中书省的题目难度极大,至于今年的题目王清晨还真不清楚。
随着会试第一场的题目出炉,王清晨也算是第一批过目之人。
施尚书出的题目不多,只有三道,分别是:
“《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孰对孰错,有何取舍?”
这是一道经义阐释题,简单却又不简单,简单是因为这种题目并不新颖,难点在于诸学子如何取舍?这算是半道考验心性的题目。
至于第二道“边疆偶有战乱,民生虽安却仍有不足,财政赋税亦面临困境。当今赋税之制利弊所显,请条分缕析”
这是一道标准的策论题,但是应该出自户部的试卷之中,而不是礼部的试卷之中。
这种行为如果放在朝堂之上就很犯忌讳,毕竟越俎代庖总会惹人不喜。
不过这位左相弟子还是很有担当的,敢在会试中暴露野心,可见其所图非小。
庞酉明显也发现了这点,只是和王清晨对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毕竟按理来说,出题人出什么题都可以。
礼部问刑,刑部问税,这都无可厚非,全看出题人的意愿,不过以往大家都墨守成规,现在有人愿意打破,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当然这也不在王清晨的关注范围,不过这些学子即便有些困惑,也不至于答不上来。
第三道题并不是常规题目,如果严格算的话应该算是思辨题,不过也并不算超纲,题目乃是“《礼记・乐记》云:‘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万物有穷时,人欲何穷焉?”
换句话说就是万物有用尽的时候,人欲何时穷尽?
算是经典的思辨题,也就需要学子表明心迹,心不正则事偏。
这三道没有特别难的,但是想要答得好也不简单,而且要在今天完美答出,把握时间也很关键。
“第一天恐怕就得不少学子挑灯了?”庞酉为这届学子感到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