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也得以有了安心之所。
母亲的娘家人都是极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孔钰愿意把他们一起带到京城的原因。
他们到了京城后,也不愿意一直依附于孔钰,一个个的,也都找了工作。
自从来了京城,不,准确地说,是和离后,孔钰可以见到,母亲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不仅仅是因为治疗,身体方面好了起来,是整个人都有了精神气。
和娘家人待在一起,更是和乐。
孔钰想,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奋斗,想看到的一幕嘛。
终于是实现了。
而孔钰,如今是在翰林院,日子倒也过得不错。
虽然因为她是第一个参加科举当官的女人,还是有些人会对她看不起,但是大多数都是友好的。
而孔钰,其实也不是很在乎别人的意见,她只想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最好是之后有机会为成为一方官员,治理一方,让百姓富足,和乐,这就是接下来孔钰要为之奋斗的事了。
再次喝了一杯果酒,孔钰的眼底有些微醺,却满是坚定。
大年三十,除夕夜,不单单是宫里举办宫宴。
百姓们,家家户户也都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而今年的除夕夜,与往年又不一样,尤其是那些女人们,或者是女娃们,他们的地位,肉眼可见地高了起来。
因为她们如今,有的有了纺织厂的工作,有的去了福庆公主底下女官开的铺子里当了干事,有的女娃,还去私塾里读了书,准确参加科举……
能自己独立挣钱,或是有未来有前途,自然也不会再被轻视了。
那些以往喜欢磋磨儿媳,觉得女娃娃没用的婆婆,也有一改之前刻薄尖酸的态度,脸上堆满了笑容,也想着儿媳,能多挣一份钱回来,帮衬家里,盼着孙女,以后也能当女官,她以后说不定也能靠着孙女,有个老封君能当当。
除夕夜,和乐的很多,当然,有人开心,自然也有人不开心。
就比如那顺天起义军,那首领杜王,听着底下人在汇报,百姓们对于宣和帝和福庆公主的夸赞,脸都黑了。
“这些百姓,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吗?忘了之前他们过的什么日子?忘了之前他们是怎么被剥削的吗?”
“给了一颗甜枣,居然就能说狗皇帝他们好了?”
杜王骂骂咧咧,心底的火气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