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状元已出,榜眼竟是?

寒霜千年 一片雪饼 2472 字 8天前

“确实,这也是一种开源吧,百姓的负担没那么重了,丁口的数量更真实,钱赋必然会慢慢增长。”

这是一个相当良性的革新。

假如没有《国富论》珠玉在前,他真的能拿策论第一。

在讨论之后,众人都觉得,应该在宋时安之下,暂居第二。

继续阅卷,连续三篇,都是在两人的下面,不过后面的排序有在调整。

终于,到了第七份。

《盐铁论新编》

读着读着,大家就都知道了,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状元,孙谦。

只可惜,他这篇文章在目前的甲等上里,根本就做不到杰出。

只有平均水准。

但平均水准,是可以操作的。

“盐铁专卖,乃我大虞的主要财税收入来源,先前漳县能够收到那么多税,除了有孙司徒的面子在,手段上也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古易新说道。

老大都把‘孙司徒面子’这事挑明了,大家也就不做遮掩了。

能够自由言论的前提,那就是底线很低。

敏感很低。

“这篇是最扣题的,也最直接的。”张康附和道,“要省去中间一些步骤,就能多收上些钱来,该生确实是懂做官。”

张康解释的很清楚了:这就是反贪腐。

但总不能直接的说,大虞存在贪腐问题吧。

“法子都很新颖,而且可行性很高。”

“对啊,就深度而言也是足够的。”

“在这些篇章里,他文字的功力也要更强一些,虽说策论不是以文字为主。”

众人夸着夸着,晋王不禁意识到,这篇莫非是孙谦的?

因为明显有些偏袒的意味。

“那第三可否?”张兆问。

“第二也没问题吧,都是税,而这个直接解决财税,更符合题目一些。”

“有道理,这是所有谈盐铁税里,最深刻,最创新的一篇。”

大家是想着把《减税法》搞下去,因此在话锋上,有了这样一个趋势。

直到古易新说道:“还是第三吧。”

实际上,古易新觉得第五都够呛。

他硬着头皮,也只能抬到第三的位置。

“嗯,古师所言极是。”

众人点头,做出赞许。

可这下子,孙谦不仅状元没有了。

双科第二,与宋时安双骄的资格也没了。

但没办法,不能搞得太明显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所有的大学士,还有晋王,不得不在内心感叹:时势造英雄。

但这个英雄,是孙谦。

因为政治的需要,所以强行让他去做一个跟宋时安媲美的对手。

可有脑子的都知道,完全比不了。

普通人与孙谦的差距,就是孙谦与宋时安的差距。

后面两篇,也是被排到了孙谦之下。

自此,排名基本上确定。

揭名不揭名的,都无所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