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把两千骑兵分为两半,一千由自己亲自带领,一千交给马范。
两千精锐中不少来自别处,因为大同西军号令统一,上下齐心,因此省了张灿很多事,可以把主要精力只用在对付敌人。
两支军队离开不远,按约定并行。
连续作战一个多月,虽然军心可用,但是人马俱疲。
“接下来怎么打?”
马范带着部队与张灿碰头,两支军队饮马黑河。
虽然辛苦,但是战功不少。
至少消灭了千余胡骑,自身伤亡不过一百,超过了十比一的战损,看起来很惊人,实际上马范还有些心疼,毕竟他们这边全是精锐。
可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哪怕他们采取集中兵力的优势,各方面优于生胡,仍然无法避免伤亡。
“不能打了。”
张灿摇了摇头,“需要回去休整三五日才好。”
“啊?”
马范一脸意外,全然没想到张灿已经有了退心,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
骑兵军官有不少。
如刘通那边的赵胜、齐山念等,还有汤平那边的刘英,但是马范身为边军骑兵世家出身,靠着深厚的底子,他带出来的马范,毫不意外的崛起。
不敢小瞧自己这位以前的副手。
除了火候经验不如自己,其余方面进步神速,将军也有重用马范的意思。
谁在哪方面有才能,将军就会着重去培养。
张灿毫不客气的认为自己是大同西军骑兵将领第一人,这方面没有人能和自己争,就像对炮兵的使用经验,没人敢说比汤平更懂。
那么骑兵将领第二人选,无疑会是马范。
无论是哪方面的将领,将军会打造出梯队,包括将军自己,除了将军之外,统领全军的第二人,形势已经逐渐清晰,赵雍已经被将军培养了出来。
汤平已经不怎么与赵雍争,看样子接受了事实。
马范提醒道:“将军的命令是打,咱们现在不打了,只怕将军那边不满。”
友军大多在看大同西军的笑话。
永兴军和天成军的精锐按兵不动,唯独大同西军的精锐出动,很多人不觉得将军做得好,只嘲讽将军妇人之仁。
“继续打下去,伤亡很可能控制不住。”张灿严肃道:“风险太大了,将军那边会理解我们的,而且,我们回去休整几日,也是为了接下来更好的战斗。”
马范点了点头,转变了态度。
张灿说得对。
第二天,全军转向,于入夜时分抵达了青山,意外的碰到友军。
是永兴军的精锐。
数千永兴军骑兵冲入大青山搜索胡人踪迹,已经发生了两次战斗,灭了不少胡人,自身也伤亡了些许。
“不可思议。”
永兴军在山里立了营寨,不用露宿是好事,张灿带着人马入营,看到营地的伤兵,等待运回后方,内心逐渐疑惑起来。
一部分轻伤的士兵,张灿答应护送回小黄河本部大营。
种种事迹。
张灿都觉得古怪,又看不出原因。
“反正是好事。”
有了永兴军精锐的加入,那么消灭或者驱逐这波胡人就轻松了许多,牧民们接下来不再面临风险,马范如此想到。
张灿不再多言。
第二日护送伤兵继续北上,因为有伤兵存在,驴车的速度慢,一直过了三天才抵达小黄河。
张灿让马范送永兴军伤兵去中军大本营,自己带着大部返回大同西军营地。
这个时候。
张灿得知了消息。
欧彦虎死了。
“真的假的?”
张灿一脸无语,心里五味杂陈,说高兴嘛,但是太过震惊。
“真的。”
“在塞音山达病了,才昏迷了两日,听说起了内讧,具体过程不清楚,反正得到的消息是自行崩溃,分成了好几部。”
赵雍亲自赶来坐镇,把知道的消息告诉张灿。
张灿张大了嘴巴,呆了许久。
头脑混沌,张灿喃喃道:“为何不乘胜追击,大军扑向赛音山达?”
赵雍笑道:“赛音山达太远了,补给困难,而且形势不明,还是守住小黄河更稳妥,等彻底了解清楚了,再做决定不迟。”
两千里路,的确远。
张灿惋惜道:“错过了这次机会,谁知道那些胡人散去了何处,到时候就算顺利抵达赛音山达也是一场空。”
赵雍也感到惋惜。
“没奈何,世事岂能渐渐如意,现在已经是好结果,可惜我派去的人没有找到你。”
“唉!”
张灿懊恼的捶了捶拳。
他算是明白了永兴军为何变得主动。
现在是抢战功的时候,自己却带着人马回营,虽然已经立了战功,可谁会嫌弃自己手里的战功多呢,这样的机会实在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