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又一个提名(一万字更新!)

择日走红 宋不留春 6899 字 2个月前

现在陆严河的身份和消息已经够多的了,不想再给他增加麻烦。

只不过这两部电影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年代感都比较久远,放在当时年代获得成功的电影,换了一个时空,故事当然经典,却未必能获得大范围的共鸣。

“嗯?”

李治百听到记者这个问题,很无语,反问:“这难道是我考不考虑、由我来决定的事情吗?”

这两个名字无疑都是这样。

陆严河说:“寝室。”

郁江气得七窍生烟。

“那票房也不会差,你写的又不是那种故弄玄虚、不知头尾的故事,你这两个故事,高级。”陈碧舸最后用了高级两个字来形容,“一个是最后被这高高挂的大红灯笼吞噬,一个是发现自己苦等多年最终只是在等一个负心汉,你这两个结尾,都太神了,我看到最后,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种十年前、二十年前才能读得到的剧本的质感。”

“可能就是平时不太表现得出来。”陆严河说,“而且,我还给陈碧舸写了两个故事,她也看中了,我也准备给写成剧本。”

被陈梓妍这么一阻止,陆严河也没办法,只好放弃穿拖鞋的想法。

“也不是文学院的就会写啊。”旁边有同学抱怨。

贺函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女主角,都准备放弃《宁小姐》了。

结果,郁江这一说,陈思琦忽然冒泡了,转发郁江的这条动态,说:“感谢《跳起来》的头号黑粉郁江老师也在读我们的《跳起来》,看来我们的杂志内容真的很好看啊,大家快来!《跳起来》可是一本连黑粉都在读的杂志!”

的确,电影的风格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跟着在变化的。

“陆……陆严河吗?”记者震惊地问。

以前陆严河几乎没有机会去跟别人聊起这方面。这一次在回寝室的路上,突然跟周木恺聊起来,还挺意外的。但必须要承认,能够跟人聊起这方面的事情,其实还挺畅快的。

陆严河刚到寝室,陈碧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不过,大家虽然抱怨了一番,也最终还是接受了。

陈思琦:“那歌词发到《跳起来》上可以吗?”

“如果已经招满了就算了。”周木恺又马上说。

她拿起手机,看了看,未读消息不少。

“嗯。”周木恺点头,“其实也不光是文学,历史和哲学我也很喜欢,因为从小到大都习惯了读书,高考之后,我就直接选择了文学这个专业。”

陆严河就给陈思琦发了过去。

记者问:“陆严河他会写剧本?”

陈思琦:“你先发给我看看。”

陆严河看出来了,等了一下,周木恺也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似乎仍然是在犹豫。

只是,最近这两年,也不知道是她变得挑剔了,还是确实市场变了,能够让她心动的好剧本几乎看不见了。

“啊?”

“那陆严河的剧本写出来以后,你和颜良会演吗?”

陈碧舸说:“我演,小陆,只要你把剧本写出来,其他的你都不用操心,资金、拍摄团队、发行……这些我都会找人去弄好。”

李治百觉得记者这个问题问得也太没水平了。

陆严河想了想,直接开口,问:“咋了?怎么欲言又止的?有什么还不能直接跟我说?”

陆严河的路人缘好,也全靠他平时的积累。

“只能随便写一些,应付一下了。”周木恺说。

记者:“……”

有人是这么说的:“早就不爽这个郁江了,可是又苦于嘴笨,她胡搅蛮缠的功夫一流,我还以为除非比她更无耻,更胡搅蛮缠才能打败她,今天陈思琦让我见证了什么叫做以婊治贱,太强了,以后陈思琦就是我的偶像,我希望陈思琦能够开一个语言艺术班,我愿意花钱学习这门语言艺术!”

李治百说:“那在《跳起来》出来之前,难道你见过陆严河办杂志?”

陆严河哭笑不得,说:“这可真是……”

陈思琦惊讶不已:“你这么牛吗?”

陆严河听他们吐槽,收拾书包,准备回寝室。

——虽然不知道小陆准备写剧本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还是那句话,当有一个年轻人准备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以鼓励为主,只能看出来你这个“老前辈”心胸比较狭隘。

“我——”周木恺显然为自己要说的话感到尴尬,“我是想要请伱帮个忙。”

郁江还在嘴硬,说:“难道我说错了吗?哪个大一的学生就开始写剧本的?我说的可不是练习作品,而是正儿八经的作品。陆严河他演戏有天赋,不代表文字上有天赋。他要是真的这么会写,为什么不在自己的杂志上发表他创作的作品?我可只在《跳起来》上看到他写自己的事情,从来没有任何的虚构类创作,电影剧本可不是回忆录。”

不同时代的电影会有着不同的风格,包括剧本也是这样,这是会被时代影响的审美。

……

“小陆,这两个故事……是你以前就写好的吗?”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陆严河感觉陈碧舸的声音里竟然带着一点不知道算不算兴奋的紧张。

记者被李治百这么一挤兑,笑着说:“我这不是就想问一问,后面你有没有拍电影的计划?有没有已经来跟你接触的电影?”

陆严河笑了笑,说:“那就是个故事大纲,都谈不上任何的创作。”

如果不是对李治百的说话风格过于了解,他会觉得李治百是在故意怼他。

陈碧舸这样飒爽、有话直说的性格,陆严河还挺喜欢,没什么藏着掖着的地方。

“嗯。”陆严河说。

陈思琦:“你怎么这么喜欢写喜剧?感觉跟你平时也不像啊。”

李治百有些得意地抬起下巴,说:“难道还有李严河?”

陆严河说:“我读《悲惨世界》,讲实话,压根没有读出来那个开头有什么好的地方,乞丐王国,还有一个闹哄哄的节庆日,很混乱,哪怕它是一个经典名著,后来我自己读了几篇论文,读到一些关于这本的立意和文学史意义,大概明白了它为什么拥有这样的地位,可要说我自己多喜欢这部,真没有。结果跟着谭老师上了四趟《悲惨世界》的分析课,他带着我们非常细致地去研读一个段落,一句话,突然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这个开头写得好,为什么一句话要出现在那儿,一个描写要用那样的形容词。要问我现在多喜欢《悲惨世界》也没有,但总算是从内容上明白为什么它是一本很经典的文学作品。”

“那你现在读这个专业不挺痛苦?”

如果没有《童年》,陆严河的事业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那就慢慢等风来。

苗月一脸苦大仇深,说:“我还需要你们的帮助呢,AI,我又没写过科幻。”

陆严河说:“考虑过,但我觉得我写成,未必有那么好,你知道的,我在写上没那个天赋。”

陈梓妍也不禁认真地思考起来,比起演员,陆严河是不是更适合做一个编剧?

陆严河在编剧上的才华,是不是比做演员的天赋更强?

想了五分钟,陈梓妍懒得想了。没有什么好想的,又不是非此即彼,只能做其中一个,何必做选择。

陆严河:“好,那我就开始写剧本了,不过,碧舸姐,我不是在跟你谦虚,我对剧本的创作不熟悉,会有很多需要你甚至是其他老师来做指导的地方,不比你之前拿到的剧本,可能拿到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剧本了。”

这导致陈碧舸很难接到好电影,不然,她也不会跑去《辛奇海盗》演女配角,她想要开拓市场,去外面找戏演了。

仅仅是这两个名字,却让陈碧舸一愣。

“高三那年年底的时候。”

他忽然想起什么,“其实,我之前写了一首叫《童年》的歌,要不先把歌词刊登在杂志上?我觉得那首歌的歌词写得挺好的。”

“那也不会。”陆严河摇头,“对我这种没有读过太多书的半桶水来说,读什么专业都注定了痛苦,有很多功课要补,但是因为我演戏,读文学其实反而对我帮助很大,研究文本,分析人物,学习文学,其实就是在帮助我学习剧本、学习表演。”

周木恺说:“我之前看到你发朋友圈说,《跳起来》招兼职编辑,我本来想报名,不过,因为我没有任何经验,没有报,但我想了想,还是想要积累一下经验,我对《跳起来》这本杂志很感兴趣,几乎每一期都在看,不知道还能不能来?”

这条动态点赞破万,评论过千,热度喜人。

郁江现在这种冒泡就被众人踩的局面,全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陆严河跟陈思琦打电话,陈思琦就说:“如果不是我知道郁江是真的看我们不爽,我真的要以为她是明面上跟我们闹不和、实际上在配合我们炒热度的友军了,五月刊预售数字又破记录了。”

《凤凰台》已经开始制作后期,想要赶在八月播出,但据说很难,毕竟是个大工程。

等考试周一结束,陆严河无缝进组《十七层》。

“嗯?”周木恺诧异地看向陆严河。

陈碧舸:“当然,你还是排在第一的署名编剧,不会让你吃亏的。”

“是的。”周木恺点头,“因为喜欢,小时候成绩很烂,只有语文成绩不错,如果不是语文成绩还不错,我早就放弃读书这回事,那个时候读了很多书,不管什么书,只要是文字,就能让我读进去,不用管其他的科目,也不用因为学不会一些知识点发愁。”

同时,一个声音也在她脑海中徘徊:“……这陆严河也太不靠谱了,就这么草率地写了一个故事来敷衍我吗?不想给我写剧本也不用这么敷衍我,等等!还是两个故事?”

陈思琦:“对付这种人,你别忘了,我可是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

陆严河:“好。”

陆严河问:“你之前写过吗?”

陆严河不禁再次感慨陈碧舸的眼光之毒辣,竟然都能够读得出那种年代感。

他没想到周木恺竟然有这个想法。

出道这么多年,疯狂拿奖,现在站在金字塔尖,几乎可以好好享受人生了。

陆严河觉得,丑话还是要说在前头。免得陈碧舸现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好,到时候看第一稿、第二稿的剧本,糟糕得都读不下去,又后悔。

就像之前演《三山》,他能够这么快地构建出那个算命先生的过往人生,就是来源于这大半年的学习。对整个世界文学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经典故事模型和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他能够更容易地去找到一个标记点去塑造人物。而什么样的人物是高级的,也来自于每一堂课每一个老师授课的内容。

“现在就只差一个蓝丝带奖了,如果你在蓝丝带奖也能获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那你就是一部戏把三大奖的提名都拿遍了。”陈梓妍说,“到时候,你会成为你这个年纪最顶尖的演员,没有之一。”

记者问:“那你觉得这是什么决定的?”

——看不起陆严河这样一个艺人做主编,结果《跳起来》成为了几乎已经消失的杂志界唯一一本新创刊的杂志,还成功地成为了最畅销的商业文艺杂志,平均销量稳定突破十万册,你的能卖这么高的销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