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却引起了猜测、恐慌。
朝堂,乃至整个京城,都在不安:星辰落,灾难现。
只是不知,这次的陨石,会带来天灾,还是人祸。
京城的上空,笼罩着一层看不到的阴霾。
市井间,甚至暗搓搓的传出些许流言蜚语:
圣人弑弟囚父,谋逆篡位,引得上天不满,这才频频降下灾祸!
还有人说,上苍知道了上皇的冤屈,这才降下星辰,警醒世人。
若圣人不思悔改,定还有更大的灾难!
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随着江南某州爆发疫病,开始有了愈演愈烈之势。
朝堂上,竟也有人上奏折,委婉的提醒圣人,上皇还在,身为人子,圣人理当孝之、敬之。
圣人作为战功赫赫、心胸开阔的战神上将,自是不会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眼里。
他完全没有某些人预期的那般,或是心虚惊恐,或是恼羞成怒。
他甚至都没有在朝堂上驳斥,也没有专横的阻断“言路”。
仿佛那些流言蜚语,只不过是低级的笑话。
而那些背地里散播流言的主使者,只是上蹿下跳的小丑!
至少,明面上,圣人完全一副不与小人计较的矜贵帝王风范。
暗地里……百骑司还在,京中有名的酷吏、孤臣,已经升任百骑司的二把手。
即便圣人不发话,作为想要努力为圣人效力的好狗,周既明也会积极的、主动的出击!
是的,周既明动了。
他一手抓着大理寺,一手操控百骑司。
官差、暗探,一明一暗,开始深入到京城的一百零八坊,试图将所有隐匿在暗处的蛇虫鼠蚁都抓出来!
京城,看似平稳,实则又掀起了惊涛骇浪。
周既明不只是在市井抓人,他也没有放过某些权臣。
他也是勇猛,竟完全不顾宰相的威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孤勇,将韦灵甫拉下了马!
“周既明果然有些手段,他没有家族,不靠姻亲,只凭借这几年的经营,竟查到了韦家的隐秘。”
楼彧盘膝坐在堂屋,与王姮面对面的吃茶,聊天。
他把玩着一只茶盏,目光落在某个角落,低低的说道:“韦家与四皇子的谋划,与突厥的勾连,竟都被他查了出来!”
“其实,早在突厥汗王、王子等被押解进京后,韦家就有了危机!”
毕竟他们确实与突厥有勾结。
韦灵甫与突厥汗王有数次的书信往来。
韦灵甫可以销毁突厥汗王写来的信,却不能保证,他写给突厥汗王的信,会不会被突厥汗王“自爆”出来。
韦灵甫倒是利用各种机会,“提醒”了突厥汗王。
他料定,这位应该不是蠢货。
突厥已经覆灭,汗王也沦为了大虞皇朝的吉祥物,想要安安稳稳的在京城活下去,他就要学会闭嘴!
韦灵甫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仆射,百官之首!
圣人、太子不容得罪,韦灵甫亦不是好得罪的。
突厥汗王很清楚,就算他揭发了韦灵甫,他在京城的处境也得不到太大的改善。
反之,他若保护了韦灵甫,靠着韦灵甫的权势,韦氏家族的实力,他以及他的妾室、儿女们,或许还能过得好些!
事实表明,突厥汗王确实聪明。
他被押解进京半年有余,却并未暴露他与韦灵甫曾经的勾连。
而韦灵甫呢,表面不显,暗地里或多或少都对汗王及其家人进行了庇护!
曾经的阴谋,也就被悄然掩盖。
韦灵甫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韦家亦是跟过去一样的张扬、高调。
比如韦世廉,与晋城长公主和离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将那外室纳进了家门。
还有那外室子,也被他亲笔写到了族谱上。
要知道,按照大虞律,以及现行的虞律疏议,外室子是被礼法拒绝承认的存在。
就像不能以妾为妻的规定一般,外室子也决不许认祖归宗,更不得继承家业。
韦世廉作为前驸马,刚刚与长公主和离,就直接把外室、外室子都带回了家。
这不只是要打长公主的脸,更是对礼法的挑衅!
偏偏韦家上下,竟无一人劝阻。
由此可见,韦家果然猖狂,以至忘了身份,没了顾忌!
那时,王姮就冷笑着跟楼彧说:“阿兄,韦家完了!”
这般放肆,真当自己是大虞第一外戚?
且,就算是顶级外戚,也只是外戚。
不是皇族,哪里来的胆气,敢这般放肆?
楼彧则回了一句:“天欲其亡,必令其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