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无奈

攀金枝 萨琳娜 3130 字 2个月前

南州当地的“土仪”,王姮全都利用商队,运到了内陆、沿海,直至京城。

还有越州、邕州等岭南之地,王姮也没有放过。

珍珠、珊瑚等宝物,鲍鱼、燕窝等珍贵食材,还有鲜果干果、粮食甘蔗……王姮的商队,本就经验丰富,如今不过是扩张地图,又有当地最大父母官做靠山,经营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这一年多,王姮靠着商队、船队,在南州获利巨大。

除了不能带走的田庄、甘蔗园、橡胶园……码头等,其他的金银财宝、药材木材、丝帛锦缎、瓷器木器玉器等等,都要运回京城。

这些,不说最后的运输了,只整理、装箱,就需要时间、人力。

“阿兄放心,这些都交给我!”

王姮不是第一次“迁徙”,几年前,他们从沂州去到京城,就有过一次经验。

且,这一次,王姮可比上次多了许多优势:

其一,她不再是半大孩子,而是嫁了人的贵妇。

其二,南州是楼彧的地盘,尤其是吞并了南邦之后,楼彧在南疆,甚至是岭南,都名声响亮。

有威信,有实力的土皇帝,办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

楼彧看着神采奕奕的王姮,眼底染上笑意:“阿姮最是能干,家中事务交给你,我自是放心!”

“只是,阿姮,忙碌之余,也要顾及身体!”

“时间还算充裕,不必太过急切。些许财货而已,你和阿南才是最要紧的!”

楼彧这话,可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肺腑。

于他而言,妻子、女儿,才是他的全部。

他早已富可敌国,更多的财货,于他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

若是因此而累到了阿姮,他宁可不要!

……

夫妻俩商定好,便开始各自忙碌。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

就在楼彧拟定了归期,开始在南州布局的时候,隔壁的蜀州竟发生了地动。

地动山摇,就连南州也有了震感。

“地龙翻身!天降大灾!”

楼彧虽然抓了蜀王,但他到底只是南州刺史。

蜀州自有父母官。

不过,楼彧对于自身的定位,从来不是区区一州的主官。

况且,他查抄了蜀王府,也就与蜀州有了渊源,他不能坐视蜀地天灾不管。

得到蜀州地动的消息后,楼彧第一时间就给太子写了信。

除了八百里加急,还有信鸽、鹞子等飞禽。

他不但在最短时间内,将蜀地的灾情上报,还在密信中主动请缨,他欲带人去灾区,帮助蜀州刺史进行安民、赈灾等事宜。

楼彧还紧急调拨了粮食、药品等物资,动用了都护府的府兵,直奔灾区。

王姮这边,也暂时放下手头的事务,找出王棉送给她的锦囊——

“阿棉果然神算,竟提前提醒,蜀地多地动!”

王棉不只是提醒,她还写了许多地震相关的冷热知识。

尤其是震后的救援,以及防疫等方面,她重点罗列。

王姮按照王棉列出来的单子,开始命人筹措物资,组织救援。

楼彧这边,是官方的帮助。

王姮则是组织了南州的女眷们,进行了民间捐赠、救援。

夫妻俩,一公一私,互帮互助。

他们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差事,全力驰援蜀州。

这不只是政绩,更是积攒功德。

楼彧、王姮都不信鬼神,却懂得敬畏。

敬畏天道,敬畏神明,敬畏……人心。

他们本就出身富贵,如今又位居高位。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多行善事,多积功德,就算不为他们夫妻,也要为孩子。

第一次做父母,也是唯一一次,楼彧、王姮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李明堂也动了起来,她本就是悬壶济世、仁者仁心的医者。

如今,天降灾祸,百姓罹难,她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非要说句功利的话,灾区的伤患、病患众多,还有可能引发的疫病,作为医者,李明堂去到那里,可以有更多的病例,可以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