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探花郎与祭祀!

此时,文武百官齐聚一堂,虽然他们没有设立朝廷,但也算是有朝堂的基本框架了!

“殿下,这次来参加祭祀典礼的,还有此刻科考的各位进士,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各科探花郎,今儿他们负责宗庙花卉的布置!”

顺着李达手指的方向,李万年看到了这批科考的士子,文武工算农医,这些人不算是进士之中的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与名次无关。

因为在唐朝科举制度中,探花郎”的概念与后世宋明清时期“探花”完全不

因为唐朝既没有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的制度,也不存在“探花”作为科举排名的官方称谓。

唐朝的“探花郎”,本质是进士科及第后,朝廷挑选年轻英俊的进士参与“探花宴”的荣誉称号,与考试名次无关。

而这次祭祀宗庙,需要鲜花,所以才挑选了探花郎,只不过这时候的花卉少有,所以采集的基本是菊花,而且还是从更南边运过来的!

“模样倒是不错,估计求亲的人不少吧?”

李万年笑道。

“哈哈,六科进士的探花比第一名的状头还受欢迎呢,比如观察使孙大人就将自己未出嫁的两个女儿和文科和工科的探花郎定亲了!观察使王建的侄女和武科探花郎定亲了!早年跟着我的刘寿的小女儿农科探花郎定亲了!医科的那位探花郎,和李家村的一位女子定亲了!”

“算科呢?算科的没人要?”

李万年问道。

“殿下再仔细看看那六人!”

李万年再次看向那六个探花郎,发现一个唇红齿白的进士,像是前世王祖贤的青春版:“呵呵,算科还是个女子!哪里人?”

“就是我们淄青道的,名为孔樊夕!”

“孔子之后?”

“殿下说对了,确实是孔氏之女!”

“那她来参加科举,必定很难吧?”

“自然,按照孔家那一套,这孔樊夕参加科举已经是大逆不道了,来参加算科进士考试,那更是被认为是不学无术了!”

“今年除了孔家,还有其他人参加科举考试吗?”

“昭宗时期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孔谦的几个儿子,包括同宗的一些子嗣后代参加科举考试,一个没中!“

孙威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