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地下室

尤其是地下室里,反反复复用了两遍。

结果半点试剂反应都没有。

如果说凶手知道如何消除血迹,专门进行过清理,不是没有可能。

但连半点痕迹都没留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在分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血液,这些血液不仅会产生飞溅,还会渗透进物体的表面。

比如地砖的缝隙里,墙面和天花板上,木质家具的纤维结构里等等。

把血液冲洗掉不难,但要把所有痕迹都消灭,除非凶手把整间屋子重新砸了翻修一遍。

包括家里的菜刀和所有的排水管道,全都没有检测出血液残留。

基本可以排除肖冰家是杀人碎尸现场的可能性。

接着,是指纹和脚印。

排除掉周奕和陈严的脚印后,在肖冰家里还发现了两个人的脚印。

一个四十二码,一个三十七码。

四十二码那个基本确定是肖冰的。

至于三十七码那个,应该是女性的,但不确定是不是陆小霜的,虽然尺码大小基本吻合。

不过指纹就奇怪了,屋里只发现了肖冰一个人的指纹,没有发现其他人的。

包括地下室里的那些书、录像带和药盒上,也只有肖冰一个人的指纹。

然后就是地下室的那些书上面,大部分都盖着那家新华书店的章,这种章是为了证明图书卖出而盖的,有些地方当年很常见。

这些书大多数都是一些比较晦涩的文艺作品,以国外的为主。

新华书店那边已经关门,等天亮之后再派人去了解情况。

那些录像带也差不多,以外国文艺片为主,只是录像带购买渠道不明。

最后就是肖冰的自行车在两公里外的公交站附近被发现了,专案组正在联系公交公司确认,因为该站点途径三辆公交车,其中一辆是开往长途汽车站的。

理论上来说,肖冰作为一名没有犯罪前科的大学老师,应该不具备太强的反侦察意识。

他也没像当初钱来来案里截胡的孙坤那样,从家里搜出大量犯罪电影或书籍自学成才。

所以理论上他应该不会很难抓捕。

勘查完毕后,警方给肖冰家贴上了封条,然后离开。

离开肖冰家,周奕本来打算回局里,因为他不知道陆小霜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他只知道,陆小霜的审讯是由向杰和乔家丽进行的。

他不确定自己现在能不能见陆小霜,上面允不允许他见。

不过大部队都回专案组,因为各项资料要归档给内勤组,所以他也只能和陈严一起先回专案组。

刚好遇到梁卫派去市三医院的人回来,一问才知道,医院那边的开药记录也得手工查询,而且如果是自费病人的话,未必有对应记录,只能等医院那边给结果。

所有人被通知去大会议室开会,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人困马乏。

众人一进会议室,就闻到了一股食物的香味,桌上摆着很多宵夜。

“倪支队和我买了些宵夜给大家,咱们边吃边聊吧。”梁卫说。

众人纷纷感谢两位领导。

周奕一眼就看见了人群里的乔家丽和向杰,看来对陆小霜的审讯已经结束了。

他赶紧走过去,先和向杰打了个招呼。

然后坐在乔家丽身边,满眼期待地看着她。

“乔姐……”

乔家丽把一碗馄饨推到他面前说:“来,吃点东西。”

周奕急得要死,哪儿有心情吃,可又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问。

乔家丽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她很好,而且也很聪明。”

这时梁卫说:“大家一边吃,一边看点东西。”

……

大会议室的正前方,梁卫让人搬来了一台二十四寸的彩电。

旁边和体积巨大的电视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台小巧的银黑色索尼DV,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到了电视机。

这台进口的高档货,是梁卫带来的。

宏城目前的审讯,还没上监控记录的条件。

众人一边吃,一边看着电视里的审讯录像。

由于不是监控,而是便携式DV,所以视角上不是俯视的,而是正面平视的。

且镜头里出现的人也只有陆小霜一个人。

不过镜头之外,有乔家丽的声音。

让周奕松了口气的是,陆小霜没有被上手铐。

只是她的脸色不是太好,有一种明显大病初愈的疲劳感,毕竟从鬼门关前经过了两次。

不过她的表情倒是很平静,丝毫没有无助和慌乱。

乔家丽的声音响起:“陆小霜,我们是市局刑侦支队的。考虑到你之前的身体状况,一直没有告知你。今天是五月八号,现在我们正式向你宣布,由于你涉嫌徐柳被害一案,存在一定的嫌疑,因此我们现在正式对你进行传唤审讯。”

听到“徐柳被害”这几个字,陆小霜难掩震惊自己的震惊,一看就不是装的。

但她并没有立刻就喊冤枉或者提出质疑,更没有情绪激动或失控。

镜头里,乔家丽走过去,向她出示了传唤证,并说:“这是对你的传唤证,你可以确认一下。”

陆小霜凑近仔细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

周奕看见画面里的她握了握拳,显然在克制自己的惊恐。

乔家丽回到座位说道:“下面我们将依法对你进行讯问,希望你能够积极配合,如实回答我们的问题,明白吗?”

“明白。”陆小霜挺直了腰杆,直面镜头回答道。

周奕有一种感觉,陆小霜直面镜头时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和自己的目光交汇了。

她一定知道自己能够看见,并且相信着警方,相信着自己。

“现在正式开始。”乔家丽问道,“姓名。”

“陆小霜。”

“年龄。”

“十九岁。”

“户籍所在地。”

“宏城青山区兴南路二十八号。”

“工作单位。”

“宏城大学,九六级财务管理专业在读大一学生。”

“说一下你从四月二十八号开始,到五月一号这段时间里的所有行为,什么时间段,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越详细越好。”

“好的,我想想。”陆小霜点点头,开始详细描述自己从四月二十八号开始的一举一动,虽然声音难免有一些微弱的颤抖,但整体讲述过程非常流畅,条理清晰,逻辑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