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让汉室的旗号,成为庇护百姓的大纛

现在第二个达成条件已经完成,第三个完成的时机已经成熟。

只要再迎回天子,荀彧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思索片刻后,曹彦开口了。

“汉室的天命,从来不是悬在玉案上的符命。”曹彦望着荀彧攥得发白的指节,压低声音说道,“高祖斩白蛇起义,靠的是约法三章收民心;光武中兴,靠的是度田安民固根本。

如今天子蒙尘,若我们只盯着车驾上的黄绫伞盖,却放任百姓被胡骑屠戮,与那些举着‘清君侧’大旗却纵兵焚掠的军阀何异?”

荀彧忽然想起当初李傕军队在颍川郡的暴行。

又忆起当年董卓西迁长安,以及如今东归洛阳,那些军阀所护的只有皇帝、公卿的车马仪仗,百姓的死活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现在匈奴敢在司隶之地烧杀抢掠,正是看准了我们‘尊君而轻民’的软肋。

若连百姓都护不住,就算迎回天子,让他坐在洛阳废墟里发号施令,又有何用?”

荀彧的眉头渐渐松开,嘴里喃喃自语道:“奉天子以令不臣,本是为了凝聚天下心……”

“凝聚的应当是生民之心,而非皇权之威!”曹彦接着说道,“汉室要延续,不是靠天子的冕旒,而是靠这些在血泊里挣扎求生的百姓。

没有了百姓,汉室就是无根之木。

没有了汉民,即便还有皇帝,又有什么意义?”

荀彧怔怔望着前方。

赵云、夏侯兰的骑兵,正在与匈奴骑兵拼杀。

匈奴人见汉军还有大队人马赶来,于是呼啸一声,开始撤离。

飞龙骑的将士们,纷纷下马,自发救助百姓。

看着赵云将两个孩子抱上自己的照夜玉狮子,看着夏侯兰解下披风,披在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身上,荀彧忽然感觉自己心中有什么东西破碎了。

但在破碎之后,却又迅速重组。

终于,他悟了!

荀彧对着曹彦,一揖到底:“子安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我只道‘奉天子以令不臣’,却忘了‘养百姓以固根本’。

以护民为先,尊君为末,方为兴国安邦之道。”

曹彦忙扶住他:“非是尊君为末,而是君与民本为一体。

真正的明君,本就该是百姓的守夜人。

我等迎天子,并非为了让他高居九重之上,而是要借他的名号,汇聚天下之力,筑起守护百姓的坚固壁垒。”

荀彧点头,望向渐渐消散的烟尘,眼中已有了新的火光。

他终于明白,在这胡骑肆虐的乱世,所谓“匡扶汉室”,从来都不该是单纯的忠君,而该是让汉室的旗号成为庇护百姓的大纛。

当汉家儿女生存无忧时,汉室的道统,自然会在他们的炊烟里、耕牛的铃声里,代代相传。

【叮!恭喜宿主,荀彧词条替换任务达成条件3,已完成!】

曹彦暗自松了口气,心道:“不枉我平日里熬更守夜做的这番工作,总算是把荀彧说服了!”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