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的学生和教职人员也浩浩荡荡过来了。
他们没有坐车,而是1000多人排成长队,从韭菜园那边一起走过来的。
方文在机场门口接待了他们。
并与联大负责此次转移的教职人员刘教授交谈。
“我这500名委培学生就交给你们了,他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学杂费用全部由我们泰山航空负责,这是10万法币。”
方文说完,身旁的龚修能就将一个箱子打开,里面好几沓崭新的法币钞票。
刘教授惊讶看着钱,却摇头:“我们不能收,光是你送联大学子教师去昆明就帮了大忙,怎么能还要你的钱呢?”
方文笑道:“一码归一码,人是我主动要送的,分文不取也是我说的。但委培的事,可是我们双方约定好了,各种费用绝不能让你们出。再说,你们去昆明各方面都要钱,我们泰山航空又不缺钱,以后还会有更多赞助在教育方面。”
投资教育是必须的,人才太重要了,方文可不想在教育界坏了自己的名誉,30万法币算什么,以后就算是百万法币的投资能换来军工人才,他也愿意。
在他的强硬要求下,刘教授还是收下了这笔钱,并且还给方文写了收据。
随后,方文将500学子的名单交给刘教授,并带着他与学子们见面,这样以后500学子在昆明的委培学习,将会由刘教授来负责。
对这种要求,刘教授拍着胸口承诺一定会安排好的。
接下来,就是安排乘坐飞机的事情。
方文说明道:“20架飞机,4个半小时到昆明。一批次可以运500人,这里有2000人,得飞4个批次,往返一共44个航时,得4天。”
刘教授欣喜道:“只要4天?那太好了。你说什么时候可以出发,我这就去安排。”
“现在就可以走。让你们的教职人员和学生会的人先过去,这样他们可以提前安排地面接待事宜。”
“也对,我去和他们说。”
刘教授急冲冲走到联大聚集点,与其他教职人员沟通。
随后便按照方文的提议,组织了第一批500名由教师和学生会成员以及积极分子组成的登记队。
他们排队登上飞机,20架水上飞机陆续飞上天空,由方文带领着飞往1000公里外的昆明。
1000公里的长途飞行,对于水上飞机来说,是无法一次性飞完的。
必须中途降落补充燃油。
方文将这次中转机场安排在沅江流域,位于黔阳古城边的一个水上机场。
(民国时期沅江河段上的黔阳古城,位于洪江。)
在黔阳古城完成中转加油后,飞行队立刻起飞,继续向西南飞去。
剩下的700公里航程,一次性飞完,在中午12点抵达了昆明,降落在位于滇池的泰山水上机场。
就这样,第一批联大教师和学生抵达了昆明。
他们将会与先行来到昆明本地的联大教师汇合,进行前期接待工作。
方文则带着20架水上飞机返航。
来去8个小时飞行结束,抵达长沙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
而这时,机场里还滞留着1500多名学生和教师,他们将会在这里待上3天等待飞行。
方文下机,与留在机场的刘教授交谈。
“他们晚上怎么过夜?吃的解决了吗?”
“带的有干粮,还有被褥。”刘教授回道。
简单的回答,包含着很多意思。
这些在战争中依然坚持学习的学子们,并不是温室中的花朵,他们可以承受恶劣的生活环境坚持到现在。
方文有些感动,由此看来,联大的生活条件并不好。
他出声道:“这三天,不能让他们冻着饿着,我来安排。”
他直接走到机场办公区,用那里的商业电台与总部通讯,让武汉那边送一批物资过来应急。
两个小时后,天色将暗,又有一架水上飞机降落。
方文高声道:“同学们,过了30个人,跟我去搬点东西。”
学子中立即便走出了一批人,不止30个。
方文带着他们来到码头,从那架满载物资的飞机上卸货。
一箱箱物资搬运了下来,堆积在机场空地上。
方文打开其中一个箱子,取出一份物资,向大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