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该死的鬼

听到自己爹说所说的这话,李祺不由得为之一愣。

在此前,他也认为这事难办。

但觉得依照当今陛下的能力,就算难办,也能把事儿给办了。

怎么现在,到了自己爹口中,听这话音,却像是皇帝根本就办不成一样?

“爹,这件事最难的不就是吴祯吴良兄弟二人,还有备倭水师吗?

如今陛下已经把这些都给解决了。

剩下的不过是一些商人。

依照陛下的雄才大略,这些虽然难,但也不太难。”

李善长摇了摇头:“祺儿,你说错了。

这件事最难的不是吴祯吴良,也不是那数万备倭水师。

恰恰就是这些商人。

这些才是最难啃的。

不然的话,皇帝又为什么要在天界寺腊月十五的时候,亲自见他们。”

听到自己家爹所说的这话,李祺再次一怔。

显然超出了他的认知。

这些商人,在寻常百姓们看起来,很多都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属于顶了天的大人物。

可是对于李祺这样的身份而言,这些所谓的大人物,也就那么回事儿。

和当官的比起来,啥也不是。

在自己家跟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商人,简直不要太多。

甚至于有许许多多商人,以往哪怕头都磕烂了,也无缘和自己家扯上关系。

对于这些商人,真想要对付他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如今,想要对他们动手的,是当今皇帝。

当今陛下可是一个手段极强的人。

又是开国皇帝,马背上得来的天下。

声威正隆,这些商人又如何能和皇帝相抗衡?

怎么就比吴祯吴良两个开国公侯,以及数万备倭水师,还要更加难缠?

“爹,应该不会吧?

商人是什么东西,也配合吴祯吴良相提并论?

怎么着,也不应该超过数万的备倭水师。

况且,今年一个空印案,陛下都杀了天下多少官员?

那么多官员,说杀就杀了,也没见有多大的问题。

现在陛下想要对付的,乃是一群走私的海商。

他们这些人,就算是比较难缠,又能难缠到哪里去?”

听了自己家儿子,所说的这话,李善长就越发觉得,自己把这件事儿,给自己儿子好好说说的想法是对的。

“不一样,这里面有大不同。

空印案涉及到的官员虽多,声势虽大,但也只是涉及官员。

这些官员,很多都没有那么大的权势。

牵连没有那么广。

皇帝说杀就杀了。

只要找到确切的罪证,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但现在,这些商人却不一样。”

李祺闻言,更加疑惑。

“有哪里不一样?”

什么时候,大明这里的商人,有这么高的地位了?

连皇帝亲自出马都搞不赢?自己怎么不知道?

“若只是商人,自然好解决。

这些商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都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可这次不一样。

这一次皇帝想要动手对付的商人,实在是太多了。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商人并不是单纯的商人。

这些商人,很多都是家大业大。

江南那些地方,指着他们吃饭的人,实在太多了。

可以说是江南几十万人,乃至于上百万人衣食之所系。

一个弄不好就会出大乱子。

之前空印案,皇帝杀那么多官员,众多百姓只会拍手叫好。

站在边上看热闹。

绝对不会和官员站到一起。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这些商人们的兴衰,关系到许许多多百姓的吃饭问题。

一旦这些人铁了心的闹出乱子,想要和皇帝争上一争。

那么必然会有诸多百姓,参与其中。

历来诸多的事,最怕的便是有百姓参与。

若无百姓参与,别管是当官的,还是开始当商人的,亦或者是一些带着兵的将领,都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可要是有着诸多百姓也参与,那事情可就真不一样了。

必然会闹出极大的乱子。

一个弄不好,都有可能会颠覆王朝!

这就是这件事情最难的地方。

也是为什么,皇帝会给这些商人,这般大的面子。

还要专门在天界寺,集体来见他们。

不是因为他们,而是因为他们背后的众多百姓。”

听到自己爹所说的话,李祺愣在了当场。

越想,越觉得自己爹说的很正确。

原来,这件事情里,还有这么多东西,也是自己在此之前所没有看懂的。

这么说来,这件事还有着很多的悬念?

“爹,我相信这件事儿,陛下肯定能够解决。

这些人不是皇帝的对手。

哪怕乱上一乱,有这么多的钱财在,皇帝也不可能任由这件事这般发展下去。

遇强则强,当今皇帝可不是那些软弱好欺的皇帝。”

李祺说这话时,眼神不由自主的,就往自己爹身上暼。

想起了中都城,以及后面自己爹汇集天下官员的力量,向陛下进行施压。

然后被皇帝反手就给拍下来的事儿。

或许,这次的事也一样会如此。

李善长点了点头,随后发觉自己儿子望向自己的目光,有些不同。

略一思索便已明白,这个混账东西,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

它娘的,这儿子不能要了!

没事儿就把他爹,给弄成反面教材。

“先等着看吧,反正现在距离腊月十五,已不足一个月。

且看看到了那天,皇帝会做出什么事。

而是那些商人们,又是什么反应吧。”

李善长心里面骂了自己的孝顺的儿子几句,最终给出了这么一个答复……

……

刘伯温拿着朝廷所颁布的文告,看了很久才将之放下。

但神色却不见丝毫的放松。

眉头依旧紧锁。

这次的事儿非比寻常,不是一般的事所能比拟。

一个弄不好,是真要出大乱子的。

他在这里来回踱步,半个时辰后,起身出了房门。

他已作出决定,要前去求见皇帝。

必须要就一些事儿,和皇帝好好说上一说。

哪怕他知道,依照当今皇帝的性格,在这件事上,绝对不会胡乱做出这么一个决定。

很有可能已经是谋定后动,把各方面都给考虑到了。

可事关重大,他还是忍不住想要进宫,和皇帝就此事好好的说说。

不然,心中是真的不安。

而今大明,正在蒸蒸日上,皇帝又革除弊病,锐意求新。

那他自己这里,自然也要尽心竭力,竭尽所能做出到为大明做出一些事。

只希望,在接下来少遭受到一些动荡。

少让一些人牵扯其中,把事情给办稳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