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风波如潮

晋庭汉裔 陈瑞聪 2636 字 13天前

而司马颖想要将征南军司改易到益州,很显然,就是为了两个政治目的:一个为了是削弱新野王司马歆,同时又不至于令他过于不满,另一个则是为了把荆州的政治势力清空,好把自己的人手安插进去。

一旦成功,司马颖便将同时坐拥河北与江汉,其势力之强盛,天下将无人可及。

司马乂对司马颖此举并不满意,他对刘羡等人道:

“十六弟未免有些太急不可耐了。罗尚虽然获胜,但贼寇仍有数万人,想要收获全功,恐怕还要一段时日。他这时便要催新野王入蜀,新野王由奢入检,难免不会搜刮过甚,给国家留下一副烂摊子。”

因此,他便给司马颖回信,建议先暂缓此事。

可司马颖并不接受,反而再度传信回来,言辞空前激烈,斥责司马乂不顾大局,而且有违背事先约定之嫌。司马乂无奈,他虽心中不满,但为了维护关系,也只能发表诏书,向司马歆下令,命他率征南军司集体入蜀。

由于诏书于三月壬午下达,此诏书也被之称为《壬午诏书》。

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野王司马歆尚未成行,关中又爆发了一件大事:

三月下旬,秦州刺史皇甫重,公然向朝廷弹劾河间王长史李含,为了清除奸佞,他声称要发兵进攻长安。

原来,李含在洛阳受挫之后,暂时没有了招惹司马乂的想法。他劝谏河间王,不妨暂时将目光放到秦州与凉州,加强对陇右的掌控力。尤其是要针对曾投靠齐王司马冏,对李含怀有敌意的皇甫重。

皇甫重身为秦州刺史,手下约有三万兵马,又占据陇阪要道,与凉州刺史张轨交好,实是司马颙的心腹大患。可若要派兵与其交战,正面将秦州拿下,又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因此,李含便献计说:“我王可以为皇甫重表功,令他到洛阳任职。到那时,他要么奉诏行事离开秦州,要么就只能违背诏令,成为乱臣贼子。”

司马颙对此颇有疑虑,问道:“我与长沙王有隙,他岂会从我心意?”

李含笑道:“长沙王不过借成都王之势罢了,我们只要说动成都王,还怕长沙王不答应吗?”

于是他立刻派人到邺城,重金贿赂了孟玖,再在孟玖的引荐下,向司马颖提出此请。司马颖此时心里想的满是荆州,哪里看得上秦州?于是爽快应允了此事。

当李含得到回复后,便一面向朝廷上表,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干脆在皇甫重不听命时发兵攻打,彻底解决后患。可皇甫氏到底是关西大族,征西军司内多有好友。李含的上表还未递到洛阳,便有人将其密告于皇甫重。皇甫重听闻勃然大怒,当众大骂道:“李含这个粗鄙野夫,当年不过落他两次颜面,也想害我性命?我必剖他心腹,观其肝胆!”

皇甫重皇甫商兄弟年轻时,喜好四处远游,结交朋友。早年皇甫商行至始平郡,听闻侨居此处的李含颇有才气,便欲与之结交,孰料李含自视甚高,认为皇甫商的乡状不过是三品,并非有才华的二品,因此不配与自己交往,竟将其拒之门外。

士子最重名誉,李含如此作为,真是对皇甫商的极大羞辱,皇甫商大为衔恨,自此便结下了梁子。

他将此事告知皇甫重后,皇甫重便动用人脉,找到了关西第一名族傅氏,请时任雍州大中正的傅祗来打压李含,将其乡状改为五品。李含因此蹉跎官场,即使才华出众,又屡立功劳,却始终未能得到大的升迁。一直等到河间王司马颙入主征西军司,方才一步登天。

故而谈及李含与皇甫兄弟的关系,双方可谓是势同水火,不死不休。

正是念及于此,皇甫重当即放下一切幻想,在天水厉兵秣马,并公开向朝廷弹劾李含,希望能够凭借皇甫商的关系,得到司马乂的声援。

可对于司马乂而言,皇甫重的自救,真是凭空来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