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幕后疑云

晋庭汉裔 陈瑞聪 2940 字 2个月前

这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刘羡笑问道:“哦?世道有何高见?”

傅畅从袖中伸出手,坐正道:“明公是当局者迷了,谁是主谋,其实不难推测,我们只需要想一想,若是东莱王真起事了,并且成功杀了齐王殿下,谁会得利呢?”

此言一出,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司马蕤应该只是对方推出的一枚棋子,现在应该是壮士断腕,将其舍弃了,但无论是谁在布局,总是有所图谋,从利益得失上来看,将对手圈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还是不算难的。

陆云接过话,分析道:“就目前的形势看,齐王殿下若是遇害,最能得利的,恐怕会是成都王殿下吧。”

司马颖放弃辅政之权,主动从洛阳撤兵,以奉母为由返回邺城,可谓赚足了名声。若是司马冏为人所杀,需要新的宗亲前来摄政,朝廷公推的第一人选,必然会是成都王司马颖。以此来看,确实是司马颖的嫌疑最大。

但刘羡很快否认道:“不可能是成都王,他智术短浅,善于得人却不善用人,御下的本领更是极差。若此事是他策划的,绝不可能做得如此密不透风。”

当然,刘羡还有些话没说,此次勤王,司马颖的所有举措,都是由卢志一手操持的。他相信卢志的理想和人品,卢志绝对干不出如此欲擒故纵的诡谲计谋来。

陆云又道:“我初来乍到,不甚明了,那……是否可能是长沙王殿下?”

话音刚落,在座的幕僚中有不少人失笑,郗鉴摆手笑道:“这怎么可能?若是长沙王殿下所为,明公怎么会不知道?”

陆云却肃然道:“所谓人心难测,心腹难得,这种大事,怎么说得好?明公是骠骑将军的重臣,却并非嫡系。长沙王殿下若有布置,不一定会告知明公。”

“请诸位想一想,现在禁军多归长沙王殿下所管辖,若是大司马横死,谁最有可能掌握京畿局面,夺取摄政之位呢?”

“若是有人走漏了风声,那又是谁能向王舆等人通风报信呢?”

陆云说得有一定道理,同僚们脸上的笑意也不禁收敛了,思考了一阵后,他们面面相觑,为其中蕴含的可能感到不可置信,却又忍不住往下推理:

好像确实如此,刘羡虽说是司马乂的第一重臣,但到底也只和司马乂相处了两年不到的时间而已。认识了十多年的朋友都有不可信的,何况是才认识了两年的主君呢?

而且,从利益上看,若司马冏惨遭横死,身为第二辅臣的司马乂,反而会有机会第一个接过摄政大权。比司马颖还有优势。更不能忽视的是,刘羡确实是最先给司马乂通报消息的。若是司马乂这里走漏了风声,指使王舆等人自杀,反而一切都说得通了。

可若是连长沙王都怀疑的话,这带来的问题就太大了。连身为主君的司马乂都不信任刘羡,那刘羡该何以立足呢?而且算起来,大家都是司马乂的人,说不定在座的人中还有司马乂的内间呢!

在众人沉默时刻,刘羡咳嗽了两声,对一旁的诸葛延道:“南乔,最近松滋那边给我送了三筐橘子过来,味道可比洛阳的甜多了,你拿过来,大家分着吃一吃。”

等每人都分了几个青黄色的柑橘后,大家剥下皮,咬了几口橘肉后,原本绷紧的神经都有些松弛下来。

此时,刘羡才回忆道:“不会是长沙王。那日我与他说完案情,直接就去找了大司马,然后又去了宫中。这全程我都与他都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若他这样都能骗过我,那我应该是得了眼疾,不适合再当官了。”

他的语气轻松,众人也都笑了起来,陆云致歉道:“那看来是我多疑了,可明公觉得,谁最有嫌疑呢?”

和幕僚们聊了这么久,刘羡确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他用右手摸着剑柄,徐徐道:“若我所料不差,应该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干的。”

“谁?”

“河间王长史李含。”

听到这个名字,全然是出乎众人预料。毕竟勤王义师之中,征西军司是临阵倒戈过来的,并未立下什么功劳,功成之后,得到的封赏也很少,因此,大部分人都不太将其视为一股势力,更不会想象,其能在洛阳中挑起什么风浪了。

可刘羡却想通了其中一部分关节,他道:“眼下政局刚刚稳定,勤王的三位殿下,都顾念自己的名声,哪怕对摄政有想法,也不敢担这个让政局大乱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