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进军温县

晋庭汉裔 陈瑞聪 2517 字 2个月前

乐广看了司马乂一眼,徐徐道:“抱歉,殿下,这是天家的家事,我们身为臣子,恐怕不好置评。”

这言一出,顿将司马乂的话语堵了回去,事实确实如此,不管孙秀在京师有多么权势滔天,在皇位上坐着的毕竟是赵王司马伦。臣子不便对天家的家事品头论足,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当年齐王党争到高潮时,司马炎打压齐王党,强行发配齐王就藩,拒绝改立太子,也正是说的这句话,这是世人皆知的。

司马乂是个急性子,但也是个孝子,他想反驳,又不知如何维护父亲的颜面,一时间气得面目涨红。

卢志轻咳了一声,接过话头道:“彦辅公既然如此说,那还有什么好谈的呢?我河北义军有二十万在此,杀贼如举火蓬草,弹指飞灰。除去原赵王府党羽外,我们一概不予追究,您又何必蹚这趟浑水呢?”

这说到了乐广的伤心事,继而低头不语。他的二女儿便是司马颖的妻子,如今的成都王妃。按理来说,他是不应该参与此事的。可他五个儿子都在洛阳,性命既然在人家手上,因此实在不敢违背孙秀的命令。

倒是一旁的刘颂勉力坐了起来,对卢志回话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我们来这谈和,当然也是有自己的理由,你们听一听我们过来人的话,总是吃不了亏的,咳咳咳……”

刘颂此时显然身患重疾,仅仅是说了一会儿话,就忍不住连连咳嗽,一只手按在胸口不断地搓揉着,咳得狠了,身体也禁不住摇摇欲坠。刘羡见状,心中颇有些担忧,连忙过去扶住刘颂,又喊人来给他送来一张可以依靠的几子。

刘颂缓过来后,见刘羡就在身边,露出了些许欣慰神色,低声对他道:“我年岁已大,这点毛病,不碍事的,你先坐回去吧。”

等刘羡回去后,他才又对卢志等人道:“赵王登基,确实是不合常理,有愧德性。可其党羽做事,到底还局限在洛阳之内,不损地方大局。”

“而现在,成都王、齐王,还有您,常山王,号称是勤王义军,可说到底,并没有朝廷诏令,就直接兴藩镇之兵进犯京畿,这固然能逞一时之势,可遗害无穷啊!”

“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地方藩王谁无野心?一有机会,谁不会起兵造反?我刘颂本也没有多少日子好活,大晋亡与不亡,与我何干?但我说句真心话,我是见证大晋开国的臣子,好不容易过了这么些和平日子,我……咳咳咳……,实在不愿自己几十年心血付之一炬,为了大晋的长治久安,殿下!罢兵,才是最好的选择啊!”

刘颂已经七十岁高龄,在刘羡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面前,就如同风中残烛,可越是如此,他说的话,就越让人动容。

但卢志意志何等坚定,怎会就这样被打动?他说道:“刘尚书说的道理不错,可此事的过错莫非在义军吗?赵逆窃国在前,若不惩治,以后国家莫非就能长治久安吗?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要我们罢兵,可以,但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赵逆退位,放弃王爵,令天子重登大宝。”

“二,杀掉奸贼孙秀,夷灭其三族,不然如何给天下一个交代?”

“三,即刻解封洛阳,令勤王义军进京面圣。”

“只要满足了这三个条件,我们可以考虑放赵王一命,让他在金墉城做个终生庶人,也不伤害他的家小。但若是不答应,就不要怪我们没有给过机会了!”

“这不可能。”不等刘颂回话,东安王司马繇摇首否决道:“小子,你的条件太苛刻了,这几乎是将生死置于尔等刀下,谁人敢信?”

他敲击桌案道:“陛下的条件已经很宽厚了,你们要听一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