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张开地:姬无夜,要赢啊!

那近侍抱拳一礼,便欲转身离去传旨。

“等等,等等。”

韩王安看他这愣头愣脑的模样,连忙叫住了他,生怕他没搞懂自己话中深意,又补充了一句:

“如今天色已晚,很快就要到了宫禁时间。你此去相府,送完信后,就不必再回宫复命了。”

“诺。”

近侍再次抱拳一礼。

“……去吧,去吧。”

韩王安看他这呆头呆脑的样子,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也不知他听懂自己让他将消息多传一份给秦时墨钰的暗示没有。

不过,也无所谓,张开地那老狐狸肯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如今韩国的纺织业,大半利润都已落在了以张家为首的老贵族的嘴里,他们从中攫取的油水,比自己这个韩王还要多。

这些老家伙们,跟自己一样,都在秦时墨钰身上尝到了甜头。

在韩王安看来,张开地不可能会让姬无夜就这么轻易的,把秦时墨钰这尊财神爷给整死的。

——

韩相张府,书房。

夜已深,烛火却依旧明亮。

年迈的韩相,静静听着宫中近侍的汇报,微阖着眼沉吟片刻,才悠悠开口:

“王上的旨意,老夫已经明白了。这就派人去彻查此事。至于你……”

他抬手指了指近侍,“既然天色已晚,回不了宫,那今夜便在老夫这府上暂歇一晚吧。”

说着,张开地完全不理会那近侍的反应,挥手唤来府上老管家:

“王上内侍一路奔波,想必也已疲乏。让侍女收拾一间客房出来,再备上些酒菜做夜宵,为这位小兄弟解解乏。”

随后,便有两位五大三粗的相府侍卫,相府侍卫,一左一右,“恭迎”着那名传信的近侍,退出了书房。

张开地面无表情地看向躬身侍立的老管家,又低声吩咐道:

“让人看紧点,别让他有机会把消息再传出去。但手脚也干净些,别留下什么话柄,让老夫在王上面前不好交代。”

“明白。”

老管家神色恭敬的点点头,眼中没有丝毫波澜。

他爹就是上一任相府管家,他从小跟着他爹,为张开地做事。

察言观色、揣摩上意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

对于自家相国的命令,他总能领会得极为精准。

做事虽不敢说能达到滴水不漏的境界,但大方向上却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故而,对于这位老管家,张开地用起来向来是极为顺手的。

“至于王上的命令……你将这份信,亲手交给平儿。。”

张开地拿起笔,在一片竹简上迅速写下了几行字,将其递给了老管家。

他年岁已高,虽然尚未致仕,但精力的衰退,已经让他无力再处理事物,只能把控一下大的方向。

真正做事的人,早已是他的儿子,张良之父——如今官拜司徒的张平。

可以说,只要等他张开地致仕,这韩国冢宰之位,必然是张平的囊中之物。

其后还有聪慧程度远超他与其父的张良。

按照张开地原本的规划,张家最少能出四代韩相。

这必然会让张家这一家族,发展的极为昌盛。

但,秦时墨钰的出现。

却让张开地在这原定的传承之路上,嗅到了一抹危险的苗头。

他,太年轻了!

也……太强了!

虽说秦时墨钰如今已是二十八岁的年纪。

但在张开地眼中,这个尚未及而立之年,便已有如此手段的年轻人,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威胁。

纵使年老体衰,记忆力已大不如前,许多琐碎小事,往往前脚说了,后脚便会忘掉。

但张开地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继位大典那一日,秦时墨钰舌战群儒,侃侃而谈,剖析天下大局时,那一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英姿。

他甚至至今都还记得,秦时墨钰当时所说过的每一个字。

“韩,国弱而民敝.”

张开地口中喃喃低语着,浑浊目光透过窗外,望向了天边那压得群星黯淡的清冷皓月。

低语着秦时墨钰的强韩三策:

“非攻!重工!重商!”

又想起了秦时墨钰平淡的,说出那句:

“我么?不过是想让天下人过几年安稳日子。这些年,天下百姓太苦,让他们歇一歇吧。”

张开地不禁发出一声复杂的悠长叹息:

“此子……有往圣之姿,才能绝不逊于当年的商鞅、张仪啊……”

而张开地所忌惮与担忧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但凡想要做事的人,其第一步,必然是想方设法地收揽权柄。

没有足够的权,谈个屁的变法?

商鞅入秦,推行变法,使得原本秦国老世族甘龙一派被边缘化,就此神隐。

张仪自秦国返回魏国为相之时,原本的魏相惠施,直接从魏相上退了下来,退位让贤。

张开地很清楚。

他的儿子张平,那怕有他所积累的资源在,也完全无法填补他与秦时墨钰之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