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基地,导弹研究院。
“老钱,你们半程高抛试验结果怎么样?”
于业刚从氘化锂-6工厂回来,就马不停蹄地来到钱林的办公室,问钱林新式导弹发射的情况。
这个时候钱林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闭着眼睛似乎在认真思考着什么问题。
听到于业的问话,钱林并没有直接回话,甚至都没有睁开眼睛,对着于业招了招手示意他自己先找把椅子坐下。
于业跟钱林也算是共事一段时间了,有些明白他这样的大佬的一些工作癖好,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而且自己在进入科研的心流状态以后,也经常会出现的这样的状况。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以后,钱林才睁开自己的眼睛,睁开眼睛以后并没有马上回应于业,反而好像是在回味什么一样。
过了好几分钟,钱林才开口说道:“老于,你来了?”
“来了,你刚刚在干嘛呢?那么入迷,又在推演什么东西?”
“嗨,老工作习惯了。我一直习惯在脑海中推演整导弹的整个装配过程,毕竟设计图什么的都是自己画出来的,所以这里边的每个细节我几乎都知道。
我会在自己的脑海中跟放电影一样,从一颗颗螺丝一个个元件开始重新组装一遍我们设计出来的导弹,也算是查漏补缺了。”
钱林从自己的办公椅上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刚刚坐在那儿推演的时间还是有点长了。
于业:“......”
特娘的,于业以为自己脑海里能够装下这么多东西已经够妖孽了,没想到这遇见的同行人或者说前辈一个个的都比自己要更加妖孽。
前有光看计算结果就知道计算机算错了的于业,后有直接在自己脑海里推演出整个导弹装配细节的钱林,这不服不行啊。
“来找我有事儿?”
“对,我就是听说你们下午的时候完成了新型导弹的半程高抛试验,我来问问你们这个试验的结果怎么样了。”
“答应过你老于的事情,我绝对不会给你掉链子的,更何况送鬼子回老家的事情,哦不,送老家的鬼子上西天的事情,我哪里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要是敢在我这个环节慢一分一秒,都是对咱们这片土地受到深重苦难的百姓们的背叛。
从阳泉直接干到了沧州之外的渤海上,按照之前预定的计划,我们的人已经在预定位置观测到了溅落的战斗部。
误差差不多在50米左右。
这是一个小时前传回来的最新情况,模拟战斗部冀地的同志们正在安排打捞。
这个天儿太冷,我们用的也只是一艘渔船,所以还没有更新的消息传来。”
钱林的声音平静地传来,以现在的加工水平500多公里的距离,做到落点误差50米,已经属于是超越时代的技术了。
但是从钱林的嘴里说出来,就好像是在说一件再平淡不过的成果一样,似乎是早已经胸有成竹。
“好,很好!误差50米......”
于业话还没说完,直接被钱林打断:“于厂长,误差50米确实是有点大了,我想再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在他们筹备发射的过程中,我其实设计了的另外两种制导的方式,不过还没验证。验证完了以后,应该可以做到互相校正,最终3000公里射程的基础上误差应该不会超过100米。”
钱林的眼光很高,而且还是完美主义者,刚刚于业才说了一半儿的话虽然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但是听在钱林的耳朵里多少有些不习惯。
其实,于业根本就没有批评的意思,他觉得在如今这个加工条件下,能够做到这个精度就已经远远超出了他预期,至于这末端的50米甚至说500米,在2-3万吨当量甚至是1500吨当量的核弹之下,并没有什么区别。
难道鬼子多跑这么200到300米就不会被炸死了?
于业肯定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是,钱林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于业也没法再说什么了,只能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说道:“老钱,精准度是要继续提升的,我就觉得咱们不要为了这一点点精度耽误了咱们新式导弹的产能。”
“不会的,100枚新式导弹加上多种制导的弹头,我一定会按时交付的。我可以立下军令状。”
钱林肃然道。
“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导弹!”
于业肃然回了一个军礼。
221基地,核弹装配车间。
于业和赵忠尧穿着厚实的防护服,经过层层检查以后,进入了属于绝密中的绝密的核弹装配车间。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原子弹和氢弹的各项元件被加工完成经过测试和测量以后都运到了这个处于地下的绝密装配车间中。
“去,重新设计一下这个原子弹的起爆方式,谁让设计成一个保险和一个起爆开关的,给我改成两个起爆开关,确保在一个失效之后第二个可以接替使用。
万一在鬼子头上炸不响怎么办?”
于业仔细检查过原子弹装配的每一道流程以后,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赵忠尧:“......”
“厂长,这个工程设计图是你给的。”
于业有些尴尬,这段时间有点太忙了,他都忘记这原子弹的设计图原来是自己给出来的。
还是自己太狭隘了,按照后世一般的操作规程给出来的设计,在这个时候就该借鉴一下毛子的设计理念,不是担心突然一下炸了,而是担心在敌人的头上这玩意儿炸不了。
反正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其他人也看不到自己的尴尬的表情,于业继续说道:“原子弹的起爆设置重新更改一下,验证可靠以后再行装配。
氢弹按照原来的设计执行。
所有的核弹完成装配以后,层层把关审批之后,经过我和司令以及西北总部的签发,按照预定位置布设。”
“是。”
周围人严肃地回答道。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整个晋地已经选好了一两百处适合发射核弹的机密位置,并且完成了发射掩体的构建,此时已经派出可靠的力量进行守卫。
这些人都不知道接下来将要做什么,他们只等着秘密任务的执行,等着“枪”和“弹”结合,最终发射向鬼子的本土。
在这个秘密的空间内,这些负责装配的工人们开始三班倒,一刻不停歇地开始着装配工作,原本应该是当前最机密也是最稀有的工作,但是在他们这些顶级工程师的手中却干成了流水线。
这些顶级的工程师和装配工都是经过层层审核,无论是立场还是手艺都是极为过硬的顶级水准,这是于业一手培养出来的最顶级也是最优秀的工程师和大工匠,为此他几乎抽空了燎原兵工厂所有的顶级工匠。
这些工程师和工匠们大概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活儿,对此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和严谨度,哪怕有任何一丝偏差都不允许出现。
出活儿的精度比于业要求的精度还要高,一想到经过自己的手造出来的炮弹能够多炸死几头鬼子,这些高级工程师和大工匠的心里就开心几分。
就这么说,他们每天上班,驱动他们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什么报酬和荣誉,而是幸福和信念感,还有一种大仇马上得报的期待感。
这种自驱力无论是给多少物质和荣誉奖励都无法带来,只有发自这些工程师的内心才是最强大的动力。
铀浓缩和反应堆生产钚的产能已经拉到了极限,浓缩工厂的离心机自从投产以后无论黑夜还是白天,没有过一丝一毫的停歇。
在每一道生产工序中澎湃的不仅仅是电力,还有对鬼子无处宣泄的仇恨。
从整个我方控制的区域来看,无数的资源都汇聚到太原而后再汇总到221基地,最终转化为一颗又一颗的核弹。
这需要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需要几十几百种不同的加工工厂,还有好几千人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师的队伍,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
所幸,从地狱中重新站起来的这片土地迎来了最希望她浴火重生的团队,再有于业穿云箭汇聚而来的庞大科研精英和一手培养起来的工程师队伍,最终聚拢成为当前这个世界最强大也最磅礴的力量。
这些力量很快就会被全部释放出去,只有一个目标,亡国。
如果还非要再加一个目标的话,那就是,灭种。
亡小鬼子的国。
灭小鬼子的种。
于业乃至于整个221基地的团队心里此时都有一团火在熊熊的燃烧。
虽然已经正月了,但是晋地的晨风依旧凛冽,刮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生疼。
于业和荣政委以及赵刚站在221基地外的训练场上送别即将要去预定位置布防准备发射的丁伟和他的新一团。
“丁团长,万千重托全部系于你身了,我也没什么要嘱咐的,希望你一切顺利,我们等你凯旋。”
该做的,于业已经做到了极致,到如今反而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嘱托,而后就是郑重地向丁伟敬了一个军礼。
荣政委也没有过多的交代:“丁团长,一切顺利。”
同样也是一个军礼。
再无其他多余的话,丁伟一声令下,新一团剩余的人马发动卡车,朝着预定位置出发。
其实,到如今这个时候,整个新一团几乎已经没有多少人了,他们整个团已经化整为零在晋地八路军的机密护送下已经到达了预定位置,留在这儿的只有丁伟亲自带着的三支发射队伍了。
其他的发射队伍负责的都是2-10万吨级的原子弹的发射,丁伟带着的三支队伍则负责了三发氢弹的发射任务。
东京,1500万吨。
广岛,500万吨。
长崎,500万吨。
严格来说,丁伟并不知道这弹头当量是多少,并且按照操规来说,他和整个新一团并不知道他们要发射的这些导弹到底搭载了是什么恐怖当量的武器。
他们接到任务就是把自己所负责的这些新式的导弹按照预定的目标发射出去,就是这么简单,至于造成的战果并不是他们该考虑的问题。
毕竟,在他们这些战士的概念中,这些导弹所搭载的弹头无非就是一两吨TNT当量,就跟之前攻击鬼子占领的石家庄火车站是一样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经过自己手发射出去的武器不是一两吨当量,而是至少是一两万吨TNT当量。
但是,丁伟还是从今天这个阵仗看出了这次行动的不一般,试问最近那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需要于业、荣政委、赵刚和钱林等一众大佬亲自送行的?
想到这儿,丁伟的心里就一阵热切。
等到众人都离开以后,只剩下于业和荣政委两个人:“荣政委,我们该准备准备,要疏散了。
等到两三天之后,恐怕我们所出的221基地将会是世界上最顶级的特工蜂拥而至的地方,就算是掘地三尺,恐怕他们也想把我们给找出来吧。”
于业轻声一声,跟荣政委说道,他很清楚这次爆炸将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怎样震撼。
“是啊,到时候无论是米国人,还是毛子,还是德国人,或者说西南方向,只要稍微有点实力的势力都想要掌握这种恐怖的力量。
我们手里一定要有足够的后手,同时也要防范他们对咱们221基地的破坏。”
荣政委看着这221基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世界上目前最强大的武器在这里诞生,以后这个地方必然会写入历史的,而且必然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有千日做贼,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在目前这个时候,除了一些搬不走的浓缩工厂和发电厂以外,其他的都拆掉吧,让它彻底消散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