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拿咱们的歼-5成品和设计区去跟米国人换B-29轰炸机,派个谈判能力强的去,加之鬼子如今跟米国人也打起来了,我想总能谈个好价钱。
100架我估摸换不来,换个50架左右应该问题不大。
歼-5的性能虽然不算很好,但是至少领先目前整个世界战斗机半个身位,我想那帮米国人应该是会感兴趣的。”
司令听得出来,于业说这番话的时候很笃定,显然这不是临时起意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司令觉得于业至少已经深思熟虑了很长时间。
“哈哈,我们的于厂长诶,你舍得用歼-5我可不舍得。我不是不懂技术,但是你现在一点都不懂我们的实力。
童周负责的青霉素工厂如今产能全开,李问的印刷工厂就没有停过,我们的美元比他们米国的美元还要好。
现在我们可以不用我们的技术来交换了!”
司令说着,大手一挥发出一阵豪迈地笑声,他现在可舍不得用领先世界半个身位的新式战机去换米国人的轰炸机,他现在要用晋地的产品去换米国人装备,甚至经过于业这么一提醒,司令甚至还想把米国人的飞机生产线都给带回来。
“哈哈哈,好,那我就听您的!”
于业的嘴角翘起,自己之前播下的各个产业的种子,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而且,他很开心,因为自己的成果受到了重视,是完全被视为这个国家这支军队的根基。
挂断电话以后,于业开始打算给郭守觉打个电话,让他组织攻关燃烧弹的研发和量产工作。
因为鬼子这个国家的工业化很奇葩,它们不是德国人或者米国人那种大工厂规模化生产的模式,而是大量散布的小作坊,单纯地轰炸很难奏效,根本找不到核心的目标。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核弹,直接洗地,次一点的办法就是大规模使用燃烧弹,彻底摧毁掉鬼子的工业基础。
即便已经决定使用核弹作为主攻的手段了,但是于业一直料敌从宽,更何况对付的还是鬼子,万一核弹之下有几头漏网的鬼子怎么办?
于业决定还是发扬一下人道主义精神,尽可能地减少一些类似山口疆这样的幸存者。
:https://fd。手机版:https://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