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临危受命(二合一)

商某人的请求很简单,那就是给开拔的部队补充尽可能多的一次性火箭筒。

试制40式单兵火箭筒还没有正式投产,陆军对这玩意目前仅有40~50米的有效射程不太满意。

可是这玩意的破甲深度又强大得令人眼馋,有总归比没有好,商某人希望紧急制造一批,专供出征海外的先头部队使用。

大统领答应了。

弄清了来龙去脉,领受了最高指示,讨要了锦上添花的利器,商克紧接着分秒必争的抓紧时间去了一趟总司令部装备局。

在那儿,作为装备局的常客,这次他就不客气了,直接倚仗着大统领的首肯,要求装备局联合军工部门全力赶工制造一批试制一次性火箭筒,先造上一万具!

做完这一切,他就马不停蹄的动身了,再次登上飞机直奔松江府而去……

四〇年的夏天对于亚美利加合众国而言不是个好时节。

这个夏天比一百多年前第二次独立战争时的夏天更加令人惶恐不安。

战局究竟会怎么发展?

对于合众国而言,急剧扩充而来的百万大军看上去规模不小,但是这样一支吹气球膨胀起来的陆军能否保家卫国还不得而知。

要知道今年春天的时候,陆军还只有四十多万人,这才过了几个月就翻了两倍多。

华盛敦邮报最先以‘第三次独立战争’来称呼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这一叫法得到了其它报社的认可。

无独有偶,联邦政府认为这有助于激发民众的爱国热忱,因此在官方报道中也采用了这一叫法。

下旬的第一天,亚美利加陆军主力已经在印第安纳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完成了集结。

两大主力分别编作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合计34个步兵师和4个装甲师,还有2个几乎不能胜任传统作战任务的骑兵师。

第1集团军由沃尔特-克鲁格中将统帅,在印第安纳州附近集结,负责保卫五大湖工业区,兵力计约35万人。

第2集团军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中将统帅,在宾夕法尼亚州附近集结,负责保卫东海岸政治经济中心,兵力计约40万人。

陆军航空队的规模也不可小觑,陆军航空队目前维持着一支大约1200架战斗机和700架轰炸机的机队。

亚美利加飞行员的特点非常突出,那就是许多人有过民用飞机的驾驶经验,因此可以轻松入门,但这改变不了他们仍是菜鸟的事实,他们照样需要两百多个小时的军用飞机飞行训练才能合格。

因此只能说亚美利加后备飞行员数量充足,无需从零培养,训练成本更低,并不代表一个亚美利加飞行员要比其它国家飞行员更厉害。

鉴于目前战局还处在相持阶段,亚美利加总司令部制订了相应计划,颇为保守。

简单来说就是陆军‘蹲坑死守’,陆军航空队以轰炸机持续空袭坎拿大的几个重要港口和铁路枢纽,阻挠敌人远渡重洋的集结,尽量拖延时间,为合众国强化军备争取时间。

一系列计划本质上没有脱离红色战争计划的指导思想——主动出击坎拿大之后进入战略防御,积攒实力,然后反攻。

不过,海军方面则相对积极一点,倒是有主动出击的念头。

尤其是诺福克奇袭对于亚美利加海军可谓是奇耻大辱,说实话真的咽不下这口气,因此海军摩拳擦掌想要狠狠地给敌人扇一巴掌。

六十多岁的欧内斯特-金得到了来自总统签署的指示,临危受命晋升海军上将,担任新组建的舰队司令官。

这时候,距离他晋升中将才过去两年而已。

临上任前,总统在白宫召见了他。

“许多人把你叫作‘全能的上帝’,我想知道,你有没有办法教训一下伊凡罗斯人和不列颠人。”总统问。

“当然,总统先生,我有办法。”金上将从容答复。

欧内斯特-金是一个传奇人物。

三十六岁时,他指挥驱逐舰。

三十八岁时,他指挥鱼雷艇分队。

四十岁时,他指挥战列舰。

四十一岁时,他担任海军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