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锐评

“车体指标变化很小,还好,不耽误光大重工和华联实业的研制进度。”装备局战车发展小组负责人觉得没问题。

“我要问一下,原型车什么时候能出来?”商克问。

“车体长宽高不用变,炮塔座圈增大五到十公分不影响车体宽度,按照两家的答复,原型车底盘三月初进行对比肯定没问题。”

“还挺快的。”

一七五工程从去年夏秋之交立项,到现在过去了大半年,期间还因为指标变化而多次推倒重来,原型车居然马上就准备就绪了。

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大统制联邦的工业能力。

紧接着,院长谈到了商某人意外缴获的那辆T-34,要求发展小组负责人介绍一下装备局对T-34的分析结果。

明康号在过年的时候抵达广州,随后,坦克与大量纸质资料就一并运去了首都特区。

“这个车的抗弹外形很优秀,不过行走机构很落后,内部布局也比较差,炮塔非常小,开炮以后取炮弹和装炮弹都很麻烦。”

“有多落后?”

“主动轮和履带居然还在用板齿啮合方式,这都十几年前的玩意了,差速器和末减速器很简陋,工艺也粗糙,还有变速箱,放在车体后面离那么远,又不配辅助机构……”负责人洋洋洒洒吐槽了一堆,最后用轻蔑地语气说:“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总的来说就是不值一提,如果我国来造的话好上两三倍不成问题。”

商克心说这就是毛子的武器的特点,你别管它糙不糙,就问你能不能用吧!

院长沉吟道:“有仿制的必要吗?一七五工程(相比)是否有劣势?”

院长这话让装备局几人有点不爽,这种被质疑的感觉很讨厌,尤其还是拿伊凡罗斯人的粗糙产物来与本国做对比。

负责人毫不犹豫地答曰:“没有,这个车的设计很不错,其它方面就乏善可陈了。”

他看向商克,认真道:“这方面还是多亏了商上校,不容易啊这一路,万里迢迢从匈尔瑞横跨几国。”

总参谋长程云拿起茶杯轻抿一口,随口锐评道:“是个靠得住的,装步八师有你来带,我看很合适。”

商克急忙大声道:“职责所在,不辛苦,祖国利益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