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四组一队战术

可以说图哈契弗斯基采取的高风险高收益办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11月13日,休整了一天一夜之后,帝俄第144步兵师调来最后两个齐装满员的营,再次对英雄广场发起进攻。

11月14日,帝俄第240国民射击兵旅也奉命支援攻势。

英雄广场,这座十九世纪末的地标是为了纪念匈匈尔瑞建国千年而建造的,中心矗立着一座三十多米高的千年纪念碑,顶端是大天使加百列,基座是阿尔帕德王朝七位领袖骑着骏马的铜像。

这座广场象征着匈尔瑞王国的民族精神与历史传承。

防守这个区域的是匈军第4步兵师第11步兵团第2营和第3营,并额外加强了一个步兵炮连,三门博福斯75毫米高射炮也部署于此,此外还有几辆图兰I中型坦克。

英雄广场争夺战的惨烈程度难以想象,两军仿佛要在这里比拼两个民族的意志。

81毫米迫击炮、37毫米反坦克炮、65毫米步兵炮、76.2毫米野战炮、120毫米迫击炮、122毫米榴弹炮、152毫米榴弹炮……几乎所有口径的现役火炮都被两军用于轰击彼此。

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扫射着,泼洒出一阵又一阵绵密的弹幕。

大口径火炮发射的榴弹带着凄厉的尖啸声砸落,猛烈爆炸,腾空而起的烟柱往往能有十几层楼高。

三个路口总共有近二十辆帝俄坦克残骸熊熊燃烧着,浓厚的黑烟上升到半空中汇在一块儿直入云霄。

广场周围的街道被摧残得坑坑洼洼,遍地都是砖石碎片和水泥块,倒毙着数百具形态各异的帝俄士兵尸体。

不止这里,围绕英雄广场爆发的战斗其实是师一级的,邻近街区和路口的战斗一样血腥。

伊凡罗斯军队企图渗透穿插,他们几乎尝试了任何可以供人通过的地方——走小巷子、钻下水道、爬屋顶等等。

匈尔瑞军队则誓死抵抗,规模大小不一的遭遇战爆无处不在。

每支近战巡逻队会带上两三名自告奋勇的平民,或者警察,尽管布达珀斯在连日轰炸下被摧残的很严重,但对于常年生活在这儿的人来说依旧不怕迷路。

在狭窄的街道巷战中,熟悉地形的匈军士兵们如鱼得水,总能出现在敌人料想不到的地方。

为了提升作战效率,女军人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几十人规模的近战巡逻队之中一般都有五六名女军士长,主要是心灵感知与遮蔽,还有就是发挥第四类战士在短兵相接之时的强大战斗力。

装备了许多冲锋枪、自动步枪、霰弹枪、手榴弹的近战巡逻队如同鬼魅一般四处出击,不论是伏击还是奇袭都让伊凡罗斯军队吃尽了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