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还没完。
外边的街道同样一片混乱。
发烟手榴弹冒出灰白色烟雾,这儿云雾缭绕,地上都是破碎的砖石,难以计数的子弹咻咻咻的横飞,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叮当作响。
索罗金娜身前的一名列兵被流弹击中,鲜血溅了她一脸。
受到惊吓的她下意识地向旁边躲避,结果烟雾中突然冲出了一辆正在快速倒车的己方坦克。
没等索罗金娜反应过来,她就被卷进了履带之下。
姑娘的身躯像摔碎的西瓜似的崩碎,不均匀的铺开一团猩红和浅黄的碎块,就像一摊稀烂的番茄炒蛋。
淡黄色的是脂肪——通常女人的脂肪比男人要多百分之十。
“索罗金娜!!!”
中尉目睹这一切的时候早就来不及了,他不顾一切地扑了过去,但是面对眼前的血腥场景无能为力。
这辆坦克还在继续倒车,径直撞向后边一辆已经被击伤的坦克。那辆坦克的驾驶员刚跳车逃生,结果迎面就是冲来的己方坦克。
两车相碰,驾驶员被硬生生挤死,爆汁似的迸发出一摊鲜血。
这时,房顶上有个身影一晃而过。
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被拋了下来,掉到坦克炮塔顶部时发出哐当一声。
中尉定睛看去,那好像是个圆锥体?
“轰!!!”
磁性空心装药炸弹通过三块强磁铁牢牢的吸附在坦克顶部,猛烈爆炸。
瞬间,爆轰波能量将半球形的软钢药型罩变成熔融状,凝聚成一股高速金属射流。
金属射流轻易击破薄弱的顶部装甲,一路向下,贯彻炮手的脑袋和血肉之躯,接着穿透油箱和底盘,钻入砖石街道。
至多仅有15毫米装甲厚度的T-26抵挡不了这种程度的攻击,油箱爆燃,坦克当即被烈焰吞噬。
根据商某人的指示,队伍末尾的坦克一开始就被反坦克枪集火打瘫了,所以这里三辆坦克挤在一块儿动弹不得。
“这个呢,就叫关门打狗,收效不错啊。”商克追加命令,着重强调道:“四连可以出动了,别对射太久,冲锋要干脆果断!”
残余的数十名敌人仍在做困兽之斗,但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
少部分人拼命往回跑,但大多数都倒在了炮火封锁区,只有极个别人在低洼地卧倒装死幸存。
其余人又逃回了路边的房子里,勉强夺占了一栋楼,在一名大士的指挥下死守待援。
见状,名义上负责指挥战斗的匈军上尉兴奋道:“商上校,我想我们可以搬梯子,从隔壁那栋楼顶放平搭个桥,从上往下肃清他们!”
商克刚要同意,忽然又有了新想法。
他指着那栋楼的烟囱故作神秘地说:“你知道不?有个物理现象叫做……烟囱效应。”
□
□
□
烟囱效应?
商克拿起一柄刺刀随意的在墙壁上勾勒了几下,坏笑道:“这么搞的话,火势蔓延的极快,所以……搬些汽油来。”
少校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赞道:“太机智了,这就是科学的力量,烧死他们!”
由于空气温度差异存在热压差,因此垂直空间内的对流速度会大幅加强,比如烟囱或电梯井。
发生火灾时,这一物理现象会大大加快火焰扩散——垂直扩散速度比水平方向要快差不多十倍,极其危险,后世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必须慎重考虑消防规范。
匈军组建了一个十来人的小队,扛着两具梯子,带了三个汽油桶。
一路走街串巷,他们迅速来到隔壁的楼房,噔噔噔爬楼梯上到顶层。
外边的对射仍在继续,每分每秒都有子弹在半空中来往交错。
时不时也有流弹击中这栋楼,乃至穿透墙壁打得室内碎屑飞溅。
带队的中士招了招手,扛着梯子的两名士兵小心翼翼地靠了过来。
几人一起动手,把两具梯子用绳子绑在一起。
加长之后,梯子刚好可以横搭在两栋楼之间,然后大家又往上铺了几块石棉波纹板。
这次仍是佐薇打头阵,达努维亚冲锋枪挎在身前,她权当这只是在走独木桥,努力目视前方不往两边看。
安全到达之后,她持枪警戒楼梯间。
随后,其余几名士兵也抱着汽油桶过来了。
这年头的汽油桶并非固有印象中的外观,只是薄铁皮做成的光滑方罐子,固有印象中有交叉压痕的手提汽油桶历史上是德国人的独家发明,因为太好用所以后来被各国纷纷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