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行动代号:狮鹫。

这支强大的重兵集团由埃尔瓦德-冯-克莱斯特上将率领。

克莱斯特是一位风格稳健的老牌将领,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从战略上来分析,这个构想合理且及时,如果达成目标那么立刻就能挽回局面,逆转攻守之势。

可以说瓦尔兰德总参谋部的业务能力相当之高,仅一星期时间就迅速做好了相应部署。

10月10日上午5时整,随着第一发210毫米高爆弹飞向奥德河东岸纵深,浩浩荡荡的反击战就此打响。

在进攻主轴线上,瓦尔兰德帝國軍队的技术兵器密度达到了空前水平,每公里大约有55~60辆坦克;炮兵火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可怕,平均每公里38个炮兵连(大约152门身管火炮)。

在奥德河以西的施韦特地区,帝德炮兵毫无征兆的大规模轰击当面之敌。

瓦尔兰德军队在突出部的南北两侧集结了强大的装甲部队和完备的工兵部队,六个装甲师三南三北一齐展开对进突击!

在这个世界各国都尚未总结出如何抗击装甲集群的年代,矛远强于盾,更不用说这是瓦尔兰德军队精心准备的大规模反击了。

南北两个主攻方向上,瓦尔兰德装甲部队在工兵和炮兵的有力支援保障下,仅用时五六个小时就达成突破,撕碎了伊凡罗斯军队看似稳固的阵地,并开始向纵深迅速挺进。

帝俄第130步兵师在当天昼间就全军覆没,压根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大批人马被俘;更惨的是茫然无知的第225国民射击兵旅,仅两个半小时便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战争爆发前夕,瓦尔兰德军工部门就在深入研究门罗聚能效应——空心装药战斗部,并设计了实验性的37毫米反坦克炮超口径破甲弹和75毫米Gr38破甲弹,后者由IV号坦克发射,静破甲深度90毫米。

因为T-34危机导致人心惶惶,尚不成熟的Gr38破甲弹匆匆投产。

瓦尔兰德军工部门指定的兵工厂加班加点,在生产线都没来得及建立的情况下,拼了老命硬是在半个月内通宵达旦半手工半机械的制造了9000发,每辆参加反击行动的IV号坦克都配发至少5发宝贵的破甲弹。

瓦尔兰德总参谋部认为,无论从战术还是战役层面来看,狮鹫行动的胜算都是很大的。

在大西洋对岸,〈新约克日报〉刊登了一则专访报道,一名军事评论家信心十足地锐评:瓦尔兰德人正确实施了强大的钳形攻势,万圣节之前伊凡罗斯人就会被击退到本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突如其来的大规模反击确实让伊凡罗斯军队措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