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此乃社稷之幸

听李爽这么一说,斛思椿等人一颗悬着的心才松了下来。

“陛下、秦王,臣等做的还是不够。”

李爽看向了元宝炬,拱手道:

“所谓众正盈朝,君王才能安享社稷。陛下得如此多的忠臣之辅佐,实乃社稷之幸啊!”

李爽这么说,其余的公卿大多沉默不言。

斛思椿等人相当激动。

“臣等必定为陛下效命,为秦王分忧!”

这帮北人的表态,在他们看来并没有问题,甚至在元宝炬本人看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沉默之中的公卿听了,却是心中起了异样。

天子与秦王并列!

可乎?

一众公卿不知道,不过看着朝堂之上的和谐的氛围,心中却是不免唏嘘。

……

朝会之后,李爽谢绝了元宝炬的挽留,回到了皇宫西北的金镛城中。

洛阳经历了短暂的混乱,不过总体的重建工程并没有落下,反而重建的速度还快了。

金镛城甲城之中,那座浮岛上正在建造的宫殿已然有模有样。

金镛城不大,甲城更是金镛城三连小城之一,但却是楼台重阁遍布,以复道相连。

最南的丙城处在内城之中,乃是天策府的官署所在。

李爽离开太极殿,从丙城进入金镛城,所带的兵马都重新回到了营地。

官署之中,卢柔正在处理着政务。

见李爽走来,卢柔和他麾下的属吏行了一礼。

“如何了?”

李爽问了一声,卢柔自然知道李爽问的是何事。

“禀大王,河北那边均田令推行的并不是太顺利,如今授田才推行到了三万户,距离定好的年末推行五万户之数还差了许多。”

“为何如此?”

卢柔拱手道:

“与水有关!”

争水,永远是种田人绕不开的话题。

不但是地方豪强时不时会截断上流的水渠,引到自己家的田地之中,便是村与村之间,也为了争水而打得头破血流。

卢柔拿出了一张地图,给李爽指了指具体争议的地方。

李爽在河北的封地是零碎的,并不是连在一起,容易推行均田制的地方都是没有水源争议的地方。

而那些有争议的地方,因为战争而导致旧有的水利工程荒废,水资源短缺。

地方上的百姓担忧那些授田的秦王府的领民势大,与自己争夺水源,加上地方上的豪强鼓动,争斗不休,因此,授田迟迟得不到推进。

李爽看了看,指了指地图上两块缺水的区域,道:

“新修两条水渠引水,避开那些正在争论之地。”

卢柔看了,想了想,道:

“大王,如此一来,花费要比原来想的多了许多。”

李爽一笑,道:

“无妨,都由本王出。这两个地方本来是将来要设立军府之地,缺水之事迟早要解决的。”

卢柔见此,道:

“诺!”

卢柔的地图绘制的很详细,不过并没有标明正在修的永济渠。

“子刚,永济渠明岁末大体可以竣工,河北授田之事,得加快了。”

“诺!”

李爽在各个官署走了一遍。

如今各官署忙的主要是授田、府兵和金镛城附属建筑的建设之事。

相比于河北,其他地方授田推进的很顺利,便是在裴薛等豪门力量很强的河东也是一样。

用不了多久,河东道行台管辖的府兵就会形成战斗力。

至于金镛城附属建筑的建设,也在进行之中。

如今洛阳内城,皇宫以西的区域都属于金镛城附属范围,这些附属区域主要建设供秦王府属官、将士、工匠以及他们的家属居住的家宅,还有几座小型的粮仓、武库、府库和工坊。

金镛城丙城建在内城之中,而甲城和乙城则延伸到了内城之外,掌控洛阳北部的战略要地。

作为洛阳城的城中城,卫星城,不但可以控扼内城,也可以连通内外,无论是从城外快速调兵至内城,还是从内城转移到城外,都相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