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财税

在很多人眼里,财政部就是一个纯粹的后勤辅助部门,要论重要性,军务部、外交贸易部、科工部、民政部、移民拓殖部、农林畜产部、卫生文教部等部委哪个不比它重要,就连刚刚成立不久的内务部,其作用怕是也要比它强几分。

不过,这也无怪呼他们这般轻视财政部,因为他们此前根本就未有与之打交道,对财政(财务)多少缺乏一定的了解。

毕竟,大家在此之前,不是舰艇教官,就是海军学员兵,哪里晓得基本的财政知识和体系。

到目前为止,新华的主要财政收入大致分为三类:税费收入、非税收以及政府债务。

税费收入,主要包括境内“国企”和私营作坊、贸易商社(数量很少)的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

由于新华的工矿企业数量还不是很多,税基也相应的很小,每年所征税费不过寥寥两三万元,于政府总体收入而言算是聊胜于无。

而新华财政收入的大头则是非税收,即政府控股工厂和商贸公司上缴的利润。

比如北方贸易公司,一年的皮毛贸易收入高达三十余万元,缴纳的利润则超过十万元。

比如美洲贸易公司(即走私贸易公司),每年营业收入更是高达一百多万元,上缴利润二十五万余。

而国营企业,出于各种原因,有政策性亏损,也有市场性盈利,但总体上而言,它们是支撑新华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为政府财政贡献了相当多的收入,大概在五万到六万元之间。

至于政府债务,则属于非正常财政收入,一般是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比如,数年前,澳门的葡萄牙人派出四五艘船载运大明移民前来新华,为了支付庞大的运费,政府不得不临时从新华贵金属公司借了价值二十二万元的金币。

这些钱虽然仍属于新华资产的一部分,但却是以政府债务的名义存在。

另外,为应对西班牙入侵,政府又借了一笔二十万元的债务,用于采购军械和支付军饷、伤亡抚恤。

在外行看来,新华贵金属公司是属于政府控制的企业,专营金沙河金矿开采、冶炼和货币铸造事务,不该与政府财政分得这么清。

这说是债务,无非就是左手倒右手,都在新华经济系统内循环,却要在财政上记一笔债务,纯属多余。

但是,按照一个“正经”的国家财政制度,依靠金矿采掘平白多出一笔庞大的资金,自然不能将其当做一般性财政收入。

从整体上来看,新华本土的财政收入加上北瀛岛拓殖队通过对日走私贸易和毛皮贸易、新华大陆贸易公司的粮食贸易,大概在70-80万左右。

这对于一个人口规模不过五六万人的小国而言,绝对属于全球高收入行列。

但是,新华的财政支出也同样极为庞大。

最主要的支出便是移民,包括运输、保障、物资补给、“公关费”、采购费(主要是特殊人员,如工匠、年轻妇人)、船员薪金、人员损耗等诸多环节和人员费用,这几乎要占了整个财政收入的五成以上。

另外,移民抵达新华后,还要支付一笔后续的安置费用、物资消耗费用,以及相应的医疗、防疫、教导、归附等其他间接费用。

抛去移民支出后,剩下的则是地方城镇村屯建设、道路修筑、码头营建、教育、卫生、新田开发,以及国防和政府人员薪金等诸多一般性财政支出。

每年这么一算,新华的财政根本就剩下不了多少。

而且,为了加快发展速度,新华政府往往采取的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以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来加大国内诸多事务的投资力度,以促进新华各方面事业呈跳越性发展。

那么,要想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那么是不是该建立严格而规范的财政制度,厘清国内稍显混乱的税费收入、政府开支,以及预决算体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