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朝鲜通信使例行出访日本,拜会将军大人时,对我对马藩依赖甚深而无以取代,那么将军大人为了维系正常的朝日关系,还会于我对马藩施以严厉惩罚吗?”
“柚谷之意……”宗义成眼睛一亮,立时意会了柚谷玄蕃的话语。
“是的,家督。”柚谷玄蕃向他微微躬了躬身,露出一丝微笑,“我们必须要让将军大人相信,没有我们对马藩,朝鲜与我日本国就无法正常的沟通交连,甚至还会有取消派遣通信使访问江户的危险。”
“朝鲜人会配合我们吗?”
“会的。”柚谷玄蕃肯定地点头道:“朝鲜虽为明国藩属之臣,但向来以海东小中华自称,内心里更有自大妄尊之念。而我对马藩向其称臣纳贡,正好满足了他们极度的虚荣之心,自大之态。”
“试问,若是幕府将军将我对马藩除国,或者改易他处,还有何人会来尊朝鲜为大?又有哪个藩国会向其纳贡?”
“柚谷殿说得极是!”宗义成闻言,立时击掌而赞,“除了我宗氏,朝鲜人还能到哪里去寻一个尊其为宗主的藩国?”
没有我对马藩,你们朝鲜所孜孜以求的情绪价值谁又能来满足!
“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偷偷遣人去往朝鲜,向其分说一二,以为臂援。”
经老中柚谷玄蕃这么一分析,宗义成立时豁然开朗,心头所压的那块巨石仿佛瞬间被卸了下来,整个人也变得神清气爽。
“家督,那我们跟新华人走私之事,又该如何应对?”大岛平右卫门突然开口询问道,说着还瞟了一眼柚谷玄蕃。
“啊?……”宗义成闻言,脸上的表情立即顿住了,嘴角抽了抽,然后看向自己的老中。
“此事易尔!”柚谷玄蕃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相较于篡改国书一事,违反将军大人的锁国令就显得性质并不是多么严重。”
“需知,将军大人本来就授予了我们宗藩对朝的贸易专属权,将国内其他诸藩排除在外。此为何也?”
“除了朝鲜作为“通信之国“(唯一被允许外交往来的国家)享有例外,由我对马藩间接署理对朝关系,使得幕府既能维持锁国体制,又不完全断绝与外联系。”
“更重要的是,则为商业之利和防九州强藩之举(萨摩藩和肥前藩曾试图介入朝贸,被幕府严厉禁止)。我对马藩每年上缴幕府口钱(即贸易关税的形式)近一万二千贯(约3000两白银),几与三万石大名之入相当,是幕府财入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
“倘若,家督就新华走私贸易之事,诚心向将军大人认错,并上缴若干贸易所获予幕府,想来此事定会受到将军的谅解。”
“据我所知,萨摩岛津氏于琉球之地所行贸易对象,也并非皆为琉球之民,有明人,亦有南蛮人(即葡萄牙人)、红毛人,更有摩里耶人(即马来人)和交趾人。难道将军大人于此毫不知情吗?”
“柚谷之意,幕府对我们走私一事,可能会并不怎么在意?”宗义成心中仍存一丝疑虑。
“将军大人为何锁国?”柚谷玄蕃没有回答,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
“禁教?……亦或减少金银外流?”
“家督说的不差。”柚谷玄蕃点点头说道:“但下臣以为,将军大人之所以锁国,逐步收紧各地对外贸易权利,最大的原因乃是维系德川氏的武运长久和天下一统。”
“若是没有对外贸易的权利和渠道,伊达氏(仙台藩)、岛津氏(萨摩藩)、毛利氏(长州藩)等诸多强藩还能获取海外之财和境外之器吗?”
锁国令的真正目的,从来不是彻底断绝贸易,而是确保贸易利润流入幕府,而非外样大名之手!
“那我们……”宗义成似有所悟。
“家督,即使我对马藩能年入三十万石、五十万石,又何能构成对将军大人的威胁?”
“是呀,我宗氏再富,也不过是弹丸小藩,对幕府毫无威胁呀!”
宗义成犹如醍醐灌顶,瞬间想通了此节。
我对马藩宗氏就算再怎么折腾,只要不构成对幕府的任何威胁,并给予将军大人充分尊重,做些违越的事情也在幕府的容忍度之内。
况且,我宗氏还有沟通交连朝鲜,维持幕府外交体面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