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对付沙瑞金?我张劲崇必须将计就计!

“明知道要被人整,咱们最先要做的,当然不是愤怒,而是自查自纠、稳住阵脚,先立于了不败之地,才能痛快的斗争到底,明白吗?”

张晓雪无言以对。

虽然她是女博士,学的还是新闻学。

但论嘴上功夫,论争辩本事,她真不如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多年的父亲。

能从基层一路过关斩将,爬到省委书纪这个位置的,又岂能是善茬?

况且父亲说得没错,大战在即,必须确保后方安稳。

否则斗争正激烈的时候,后院突然失火,那还玩个屁!

从手提包里拿出一部小灵通,拨出了一串熟记于心的号码。

“喂,是我,现在说话方便吗?”

“你明天就去把几家公司都注销了,对,全部!”

“处理完后,你就带家人出国旅游,去哪儿都行。”

“要多久?我暂时也不知道要多久,先玩两个月吧!”

“反正你孩子不是也放暑假了吗?正好带出去玩玩,所有花销算我的!”

“别跟我客气,这些年你也帮了我不少,就当是我给你发个小小的福利了。”

“放心,等你旅游回来后,我还有别的工作安排,大概率会让你汉东……”

张劲崇没有仔细旁听。

女儿既然都已经开始紧急处置了。

自己还有什么必要在旁边待着呢?

待在她身边,只会给她心理压力,会让她觉得自己不信任她。

起身踱步,来到窗边。

张劲崇考虑的,已经不是怎么应对沙瑞金和巡视组。

他想的,是临江省的经济发展失衡问题,该如何效仿汉东省加以解决。

自从龙国加入了世贸,西方加快了中低端产业的转移速度,同时外贸出口加工行业,订单也持续增加。

在外贸利好刺激下,临江省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就连进城打工和做小生意的,也都吃到了红利。

可是内陆地区呢?

本就山多耕地少,农耕经济十分脆弱。

如今辛苦种地一年,还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导致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持续流失。

下基层到了农村,好多村子都没多少年轻人,村里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和留守儿童。

俗话说。

农业丰,则基础稳。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龙国显然格外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

而在这方面,汉东的赵立春显然把问题看得更透彻,做法也更超前。

很早以前,他就看到了农民收入不高,却还有沉重的负担。

占了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因为贫穷而没什么购买力。

直接导致内需市场萎靡、工业消费品过剩,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这时候如果外贸需求也不足,那么就会有大批企业倒闭,导致工人下岗。

另外,衣食足而知礼仪!

大量农民收入不高,甚至闲散无业。

还会导致一系列的治安问题,影响到社会安稳。

所以……

较早以前,赵立春就敢为天下先,在汉东率先废除农业税。

让农民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不少。

之后又废除了各种杂费,尤其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超生罚款。

汉东数千万农民,对赵立春真是感激涕零,让他扶摇直上。

最近两年,赵立春大搞高质量经济发展,也没有忘记农村。

汉东的新农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每个村都通上了水泥公路、有了稳定的供电、覆盖了网络信号,部分村子甚至还通上了宽带和天然气。

而且汉东还在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低收入人群保障制度,让广大农村人不用担心一场大病就返贫,弱势群体不仅看病全报,还不用愁生计。

至于教育方面……

汉东也和别的省份不一样,拨付了大量的经费,提升乡镇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并且将困难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费用全部免除,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在很多省都在忙着疯狂建大学扩招的时候,汉东却没有新建一所大学,反而大力提升职业教育,让更多年轻人学有一技之长,毕业之后就能迅速找到不错的工作。

作为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省,汉东确实在方面,都有着极大自主权,加上敢想敢干的赵立春,也特别愿意大胆尝试,以至于如今汉东省,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盛况。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很多省看着GDP不断增长,但往往省内就那么一两个城市发展速度极快,但汉东却是每个市都增长迅猛,并且不光是GDP涨,老百姓收入也涨。

一些人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汉东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本身就很适合发展农业,加上水运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