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不改革就想赢球?哪有那么简单!

等了好一会儿,电话才接通。

“喂老夏,是我,比赛全程我都看了,队员们踢得很顽强、很不错……”

冯永凉说着说着,便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一边走一边说。

至于黄建明……

还没喝够的他,又倒了半杯威士忌,加了些冰块。

端起酒杯,轻轻摇晃。

“这帮体工队出来的球员,其实实力已经相当不错了,而且场上也敢打敢拼。”

“等他们老了,龙国国家队后继无人,以后输球的比赛,还多得很,这才哪儿到哪儿?”

喝了一口酒,黄建明翘着二郎腿,仰靠着沙发哼起小曲儿。

作为一个标准的业内人士。

甚至还在足球体制改革阶段,私下给了不少‘馊主意’。

所以黄建明当然最清楚,龙国足球水平不断下滑,根子就出在不重视。

当年为什么要体育改革?

还不就是因为很多国企都亏损严重、负担不起,开始大规模下岗裁员。

而地位还不如国企的体育部门,没被直接砍掉就算不错了。

拿足球先开刀,砍掉大量的市队省队,将足协变成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如此急功近利的大搞职业化和市场化,说到底就是财政负担不起,也不想负担。

想把宣传推广、人才培养、赛事组织等等,都甩给‘市场经济’。

觉得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

不用让学校开足球课,安排足球教练教孩子们,就有的是青少年愿意踢球。

也不用大规模投资修建球场,就有的是人会为了赚钱,在全国各地建很多足球场。

更不用花钱养省队、市队和县队,组织不同级别的各种联赛,人们会自发组成球队,展开丰富多样、层次不同的比赛。

如果真的彻底市场化,足协连事业单位都不是,那么彻底自由的土壤,还真有可能会开花结果。

可问题是……

足球体制改革,并不彻底。

足协是有公职权力的事业单位,而不是非盈利的公益民间组织。

各级足协的工作人员,都是有职务、有级别的,而且人数还不少。

掌控着公权力,却能玩市场经济那一套。

这不就给了众人,可以大捞特捞的机会吗?

所以从球员教练培训到人才选拔,从赛事组织安排到广告赞助合作。

想当教练当裁判?想入选成主力球员?

那不得交够培训费’吗?

各种花样百出的瞎搞,上上下下太多人都吃得满嘴是油。

而在无数人都骚操作下,没有彻底完成市场化改制的龙国足球运动,自然就成了贵族运动。

家长没有钱,根本没办法培养孩子踢球,因为你连正规球场都不容易找到,更何况接受专业训练、进职业球队。

好不容易培养得像模像样了,能不能踢上主力还不一定,即便踢上了,也会优先考虑挣钱。

因为成为职业球员这一路,实在是太不容易,投入太多精力金钱,好不容易能挣了,又岂能不赶紧多挣钱?

况且职业球员运动生涯很短,到了三十来岁,竞技水平就会越来越差,因而必须趁着有限的时间,尽可能赚更多的钱。

如此一来。

球员们一心想要多挣钱,又有多少人会替国家队拼命呢?

自负盈亏还蛀虫大堆的足球协会,本就没几个钱给补助和奖金。

这一届世界杯参赛的球员,基本都是以前体工队的。

他们花国家经费,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骨子里还是有爱国情怀的。

所以他们在球场上,还能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与热忱的爱国情,踢得相当不错。

等他们老了,那些基本自费学习的球员,他们必定素质堪忧,还不敢为国家队拼命。

因此。

作为业内人士的黄建明,很清楚龙国足球正持续衰落。

没有庞大的足球人口,没有健全的青训体系。

没有丰富的足球联赛,没有专业的市场运作。

连教育都不重视足球……

如果不加以改革,这一届世界杯过后,与世界强队差距必将持续扩大。

以后大比分输球都是必然,世界杯预选赛肯定出线都难。

但作为既得利益者,黄建明却觉得维持现状才好呢!

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总会有一些人搞足球、看足球。

就像一些嗅觉敏锐的房地产开发商,听说要搞龙超联赛,已经有意向收购或组建球队参加。

他们想尽快打响名气,以便低价拿地,当然不可能花钱花时间搞青训体系,只会疯狂引援、高薪挖人。

既然房地产老板们疯狂砸钱的金元时代即将到来,黄建明就更不想足球体制改革到底。

“改什么改?”

“真要改到底,还怎么挣大钱?”

黄建明冷笑不已。

贪婪的笑容倒映在酒杯,显得格外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