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生态农业搞好了,照样大有可为。
一样可以带来大量的税收和就业,贡献大量的GDP。
而且林城当年因煤而起,围绕煤矿的开采与初加工以及火力发电,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
即便林城煤炭资源快枯竭,无煤可采了。
但国内外依然是有很多煤矿,需要大量机械设备。
全世界依然还有很多地方,依赖火力发电,只是对能耗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已。
林城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围绕矿产机械、工程装备、火电设备,打造出一流的装备制造集群,也不是不可能。
赵瑞龙给李达康,是既出政策又给投资,赵立春书纪更是给林城,在政策倾斜、项目补助等方面给了不少照顾。
李达康也不负期望,带领林城摆脱了困境,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可惜的是……
李达康并不满足。
他显然觉得在林城搞出政绩,速度太慢。
回到发展势头更猛更快的吕州市,才能更快进步。
至于他走之后,林城尚未完成的发展计划是否会中断,当地百姓生活会不会因此倒退……
李达康显然都并不关心,也不在意。
对此,高育良还能说什么呢?
他最经典的名言,就是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尽管打心眼里瞧不起李达康,但也看破不说破。
“好!如果组织信任我,调我来京州,我一定举荐你调回吕州,稳住吕州大好的发展局面!”
“好好好,不愧是我的好搭档,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说着,李达康喜不自胜的,拍了拍高育良的胳膊。
“你也别抱太大希望,霍书纪有没有出事、我会不会调来京州、我的举荐能不能管用,这些都还说不准!”
李达康笑道:“没事,有你这番话就行,最终咱们不都是要服从组织安排嘛!”
“那好,咱们有事电话联系。”
高育良松开手,微笑离去。
“常联系啊老高!”
李达康笑哈哈的挥手。
高育良没有回头,抬了一下手,以示回应。
陈清泉急忙打开后排座车门。
等高育良坐进车内后轻轻关上车门,并朝李达康微笑点头致意。
奥迪驶出大院,并没有立刻返回吕州,而是去了汉东大学。
坐在车内的高育良,将手机长按开机。
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没有拨通赵瑞龙的电话。
李达康想要进步,他高育良又何尝不想?
但凡体验过权力滋味的人,都只会想掌握的权力越大越好。
同样是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不仅行政级别不一样,当省城的一把手也会更有前途。
而且京州市,还是副省级城市,一把手就不再是正厅级,而是副部级。
到了这个级别,不仅会成为省委常委,还会是央管干部。
有了这样的身份,不仅可以对京州市的大小事务拥有决策权,就连全省的事务也能参与。
换句话说。
他高育良真要成了京州市一把手,李达康也顺利调回了吕州。
将来某一天,他高育良以用省委常委的身份去吕州视察,李达康都得亲自迎接。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大一级压死人’。
副部与正厅,那可是天壤之别。
高育良太清楚。
越往上走,越发艰难。
如果自己不尽快完成从正厅到副部的跨越,那么这辈子基本就到头了。
一旦跨越了,自己还如此年轻,就还有机会往上升。
成为省委书纪是很难,但成为副省长的可能性挺大。
再努力搏一搏,当上省长,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
高育良太想霍思腾落马,自己火线接任。
他知道,只要自己给赵瑞龙打电话,就一定能打听到霍思腾是否落马。
可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这个电话打与不打,都意义不大。”
“如果霍思腾没出事,我自然没希望取而代之。”
“如果他出事了,不用我开口,赵瑞龙父子俩也一定会推举我上位。”
“赵立春书纪是迟早要调任离开汉东的,没有任何人比我更适合培养成他的接班人。”
“他也只有推举我上位,他制定的发展计划,才会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规模已经十分庞大的惠龙集团,也才能在汉东有所依靠。”
“而霍思腾今天才刚被带走,我就着急忙慌的打听消息,那我高育良岂不是也跟李达康一样,成了个一心只想升迁、追逐更大权力的官迷?”
高育良收起手机。
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不仅绝不打听,反而还要更加认真务实的工作。
自己已经有了赵家的关系,可以比别人更具竞争优势。
专心治理好吕州,造福好吕州百姓,才是头等大事。
只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晋升之路才能平顺。
很多人往往就是不懂这一点。
以为有贵人提拔,就啥也不用操心。
殊不知,越是有贵人相助,自身越是要做出成绩。
有了实打实的成绩,贵人提拔才能名正言顺,才能不遭人非议。
“清泉,不去汉大了,咱们直接回吕州。”
“啊?”
陈清泉连忙回头过来,很是惊讶的提醒道:
“可是吴老师说她等你吃晚饭,还要跟您探讨历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