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困扰咱们多年的劳动力与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因为加入世贸、外贸出口激增,暂时有所缓解,但长期来看依然并没有解决。”
“而且你别忘了,高科技产业是能创造高价值,但能解决的就业岗位并不多,反而因为各种信息化和自动化,会减少低端劳动力的需求。”
看到赵瑞龙眉头皱起,沈总笑道:
“你仔细想想,我没说错吧?”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机器替代人类工作的程度就越高。”
“就像你的芯片工厂、你的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估计现在已经用上了不少工业机器人吧?”
“相比于人类,它们不仅不知疲倦,反而一直工作认真,还不用担心恶劣的工作环境,影响它们的健康。”
“为了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必然会有越来越多工厂,往自动化方向发展,对普通工人的需求反而会降低。”
赵瑞龙默默点头。
沈总说的这种情况,在自己穿越前已经发生。
很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送快递、开网约车,也不愿意进工厂。
除了薪资待遇不够高,时间也不够自由,其实还因为高精尖的批量化生产,基本都已经自动化了。
还需要招工人做的,往往就是简单的拼接组装,没啥技术含量,纯粹是因为相比于机器人,人工反而更便宜。
就像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从金属零部件冲压成形到焊装组装为白车身,再到电泳喷漆防腐防锈,整个过程都几乎没人参与。
真正需要大量工人的,是最后的总装车间。
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按部就班的,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到车上。
不断的重复打胶打螺丝的动作,按照标准流程干就完了。
都不用动脑思考,哪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可言?
虽说整车及其各种零部件的研发测试,是能提供不少高薪高福利就业岗位,但解决的也是少部分高素质人才。
对于依然占据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而言,他们干不了那些高科技工作,又不愿意机械重复劳动,自然宁愿选择自由职业。
但送外卖、送快递、开网约车……
看似自由,实际上却无形之间,被平台算法给压榨盘剥。
这时候,一道道重新加热过的菜肴呈上桌。
沈总笑容和蔼的,将一双筷子递给赵瑞龙。
“哎,想什么呢?”
“你该不会在想,我会为了保普通人就业,而放弃支持高科技产业吧?”
赵瑞龙果断摇头。
“没有没有,我怎么可能会这么想?”
“咱们龙国要繁荣富强,要成为科技工业强国,高科技产业就必须要发展。”
“而且为了让更多人高质量就业,不至于让高素质人才和普通劳动者抢饭碗,高科技产业还要越多越好。”
“最好全世界所有能赚钱的高科技产业,都被咱们龙国人垄断,否则咱们还是要面对劳动力与产能过剩的问题。”
沈总哈哈大笑。
“你可真是想得美啊!”
“巧取豪夺越来越难后,西方就靠高科技产业赚暴利,支撑高福利发达生活。”
“他们根本不会让咱们,垄断所有高科技产业,哪怕只是部分反超,他们就会急得跳脚了。”
“当咱们不买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反而向他们出口更具性价比的同类产品,不被反倾销调查加关税才怪!”
赵瑞龙一声叹息。
“随着咱们产业不断升级发展,迟早也会成为世界工厂,连高科技产品的产能都会过剩。”
“所以我觉得投资、出口和消费,这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中,外贸出口的红利,迟早也有吃完的时候。”
“当外贸出口乏力,又缺乏国际投资,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的时候,咱们该怎么办?靠大放水疯狂举债,通过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吗?”
这回轮到沈总果断摇头。
“那可不行!”
“大放水搞基建,短期内是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升基建水平。”
“可是长期来看,完全就是饮鸩止渴,会导致政府债务激增,通货膨胀也会加剧!”
“而且口子一旦打开,各地肯定会掀起城市化基建浪潮,伴随着过度投资与重复建设,官僚资本会空前膨胀。”
“到那个时候,经济看似一片繁荣,实际上却房价物价飙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指数必然会大大降低!”
“也正因如此,我觉得汉东模式不错,一边做大做强产业经济,一边严控房地产过热,同时还提升劳动保障,让老百姓有钱有时间,也有意愿消费。”
“要是咱们能构建起了消费经济,让大部分国人能挣钱也敢花钱,即便外部环境恶化、出口经济受挫,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也能支撑咱们经济稳定增长!”
说到这儿,沈总拿起筷子伸手夹菜。
“好了,先不说了,吃饭,不然菜又凉了。”
“好,先吃饭!”
赵瑞龙端起饭碗,便开始夹菜吃。
送走了乔布森夫妇及其翻译随从,这下终于可以敞开了吃。
而沈总只吃了一小会儿,就放下碗筷。
笑呵呵的看着赵瑞龙风卷残云。
“咦,您怎么不吃了?”
“我饱了,你吃吧!”
喝了一口茶后,沈总笑道:
“能吃就都吃掉,千万别浪费了。”
“宴请乔布森夫妇的这顿饭,够老百姓一年的花销!”